“人留在這里,心也留在了這里”(臺灣新農人扎根大陸④)
甘肅臺商錢建華在菌菇大棚旁。
受訪者供圖
來甘肅之前,臺商錢建華未曾想到,自己在這里一待就是20多年。
1999年,錢建華隨多名臺灣企業家朋友赴甘肅考察,因緣際會來到武威市古浪縣,當時這里還是國家級貧困縣,土地荒漠化問題令人頭疼。錢建華沒有“隨大流”在繁華的東南沿海城市發展,而選擇相信沙漠必能變綠洲,在西北種出自己的“事業之花”。“恰逢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我想把自己的事業和國家戰略結合起來。”
“跟著國家政策走”,多年來,從投入鄉村振興到發展循環經濟、科技農業,錢建華將這幾個字視作“成功秘訣”。如今,他是甘肅正文菌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開展菌包、食用菌及有機肥的產銷業務,公司在當地投資約1500萬元,擁有126個食用菌種植大棚和4座冷庫,每座冷庫占地均超過2000平方米。
“我們種菌菇走反季節路線!卞X建華說,在大陸南方夏天菌菇盛產旺季、價格較低之際,他就讓工廠休息,等到南方菌菇生產進入尾聲,他再開足馬力生產。在種植策略上,錢建華選擇秀珍菇、姬菇、黃金耳等暢銷品種。公司通過協議供貨方式,主要將產品銷往香港、深圳等南方城市!暗靡嬗诰W絡技術發展,我們也正與電商平臺開展合作,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不斷拓寬銷路,在創造效益的同時,也能帶動就業!彼f。
“西北地區晝夜溫差大,能為蔬菜水果種植提供良好條件,適合發展現代農業!卞X建華介紹,工廠每年生產食用菌包400萬袋,去年公司全年銷售額800萬元,有效帶動周邊勞動力就業,平均每天50人,最多時超過100人,為他們帶來每月不低于3000元的收入。
回顧公司發展之路,錢建華感慨:“真心感謝國家的惠臺政策,讓我們臺商能參與、共享改革開放的繁榮與發展。”溫室大棚由當地政府出資建設,公司只須定期支付租金,冬季天寒需要取暖時,公司也會享受電費補助。在冷庫補貼、資金和勞動力保障等方面,公司也獲得政府有力支持。2021年出臺的“農林22條措施”,更為臺商扎根大陸帶來利好。
古浪,系藏語“古爾浪哇”的簡稱,意為“黃羊出沒的地方”。此前因土地荒漠化嚴重,這里的人已久未見到黃羊。隨著近年來生態環境的改善,黃羊的身影重新回到這片土地!艾F在整個古浪的養羊數量在全省數一數二!卞X建華說,他計劃把羊群糞便處理成有機肥,再次投入農業生產,發展循環經濟。
“古浪縣現有臺商獨資企業3家,臺商合資企業5家,加上我們以商招商,今年下半年還將陸續成立3家臺資企業!卞X建華說,這么一算,古浪即將成為甘肅繼省會蘭州之后臺資企業最多的地方。
“來甘肅后,我對這里的感情越來越深。”錢建華不但自己扎根于此,還把妻子從臺灣接來,去年他們榮獲“五好家庭”,可謂家庭事業雙豐收。“我覺得這就是情懷,機緣巧合來到這里,逐漸喜歡上甘肅,也在這里發現商機,人留在這里,心也留在了這里!
“希望更多臺灣同胞尤其臺灣年輕人多多關注甘肅,關注西北。”錢建華說,這里天很藍,地很廣,過來走走看看,或許就能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項目,成就一番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