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伙為愛來臺:化鄉(xiāng)愁為鄉(xiāng)味
新華社臺北7月4日電(記者石龍洪 何自力)“太驚艷了,吃得好過癮”“很香、很麻,吃了還想再吃”……臺灣新北市新店區(qū)光明街新開了一家山西面館,食客好評如潮。
面館老板李江是個山西小伙,因緣分垂青加上對愛的堅持,他與臺灣姑娘張雅琪相愛成家。為與妻兒團聚,他放棄大陸事業(yè),來到臺灣從零開始。
張雅琪曾到大陸旅游,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李江。隨后一年多,他們天各一方,本以為兩條平行線再無交集。直到一天,李江清理微信不常用聯(lián)系人時,客套地問了句:“您好,還記得我是誰嗎?”正是這句話,重啟了他們的緣分。兩人開始天南地北地暢聊,擦出愛情火花。
“你來,還是我去?”兩人身處兩岸、分隔千里,時間長了終究是問題。婚后,張雅琪曾到山西生活,卻不適應(yīng)北方環(huán)境,尤其冬天的寒冷干燥。她只好回到臺灣,后來孩子也在臺出生。
李江曾在成都學(xué)習(xí)烹飪,后投入餐飲業(yè),最多同時開了三家店,生意火爆。為照顧生意,妻子懷孕七個月,他才到臺灣,孩子沒滿月,就急著趕回大陸。
與妻兒分離,讓李江飽受思念之苦。“賺再多錢又如何,什么也沒有家庭重要。”父親的話深深觸動了李江。
“孩子慢慢長大,爸爸不在身邊可不行。街上看到和我身高差不多的背影,他就喊著要找爸爸……”談到孩子,李江一度哽咽。“陪他長大,哪怕給人家打工也行。”經(jīng)一番掙扎,他一咬牙,決定來臺陪伴家人,在大陸開的店都半賣半送給朋友。
剛到臺灣,李江無穩(wěn)定收入,家庭壓力日增。過去,在大陸開店賺了些錢,但李江未養(yǎng)成理財習(xí)慣,并無太多積蓄。改變了人生軌跡,他才感到“一分錢難倒江湖漢”。
為維持家計,李江重拾本行,去餐廳當廚師,從切菜、炒菜做起。他還曾兼職去麥當勞做保潔,最晚凌晨4點才回家。持續(xù)了三四個月,身體損耗太大,李江決定發(fā)揮專長重新創(chuàng)業(yè),在臺灣開一家屬于自己的餐館。
“大陸面食看北方,北方面食看山西。”離家多年,李江對家鄉(xiāng)美味一直很懷念,也引以為豪。山西特色面食在臺灣鮮見,仔細評估后,在妻子和朋友幫助下,2018年他的面館開張了,取名“山西面霸王”,意指山西面為面中之霸,也代表他要做好山西面的決心。
臺灣人力成本高,李江不敢隨意請人。自己既顧前廳,又當后廚,每周只休一天。每天早起去菜市場親自挑選食材,之后洗菜、切菜、熬湯、燉骨、煮面,上午11點半端出第一碗面。
李江堅持“真材實料,對得起良心”。他的招牌大排面,使用冰糖老鹵搭配獨家配方,每碗都有大塊排骨,燉煮出豬肉的香鮮甜,令食客大呼過癮。
李江還運用許多大陸調(diào)料,如四川漢源大紅袍花椒、郫縣豆瓣醬、山西老陳醋等,讓他烹飪的大盤雞擁有與臺式辣味不一樣的滋味。加入西紅柿、馬鈴薯、木耳、四季豆、肉片等豐富食材的山西臊子面,帶給食客獨特的“山西味”。
由于剛開店趕上雨季,面館前五個月連續(xù)虧損。炒糖時,還差點被油爆炸傷眼睛。苦和累并未讓李江氣餒,他始終堅持本分做人、老實做事。
功夫不負有心人。因味道好、食材“講良心”、回頭客多,李江的店廣受好評,口口相傳,人氣日漲。“看到顧客吃得開心,我很滿足。”盡管這是他開的最不起眼的一家店,整日忙累,李江還是收獲滿滿的成就感。
李江說,在臺灣這段時間,感觸最深的是適應(yīng)生活。這里節(jié)奏沒大陸快,他要慢下來,用心經(jīng)營。在這里,陪伴家人,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再苦再累也值得。
李江的太太日常上班,假日來店里幫忙。“他很靠譜,讓人安心。感謝他為我和家庭做出改變,感謝公婆舍得讓兒子來這里。”張雅琪說。
不僅賣山西面,李江也成為山西文化的傳播者。不少祖籍山西的臺灣民眾在此找回家鄉(xiāng)味,不少顧客受他影響組團去山西旅游。李江勉勵自己:“一定要做好家鄉(xiāng)美食,不能讓臺灣顧客失望。”
兩岸文化、語言相通,李江很快習(xí)慣了寶島生活。現(xiàn)在,他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看食客吃得滿足,陪大家聊聊山西的事,有時間陪著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