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古建專家遍訪大陸20余省:從古建筑中汲取營養
中新社福州5月17日電 題:臺灣古建專家遍訪大陸20余省:從古建筑中汲取營養
中新社記者 林春茵
上世紀80年代起,沿著梁思成的足跡,臺灣古建筑研究學者李乾朗來到大陸勘察傳統建筑,足跡遍及20余個省份。對他來說,中國古建筑是“儒釋道”,是“中國山水畫”,也是他與大陸同好結為摯友的“共同語言”。
應福建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年建筑師工作委員會之邀,李乾朗近日在福州開講“從設計觀點看中國古建筑”。一席演講中,李乾朗鼓勵兩岸青年設計師從傳統汲取靈感和經驗,復興中華優秀傳統建筑文化。
“我們要贏得別人對中國的尊重,就在于文化,文化的載體正是建筑、環境、都市風貌等等。”李乾朗說。
李乾朗說,雖然古人關于建筑的專著并不多,今人仍可自諸子百家的雜記筆記小說詩詞里,鉤沉中國建筑理論;而從設計角度看古建筑,無不見儒家的仰天俯地、左昭右穆,以及道家的大象無形之美。
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李乾朗娓娓道來他對中國古建筑的觀感:紫禁城、晉祠中,護城河一帶曲水以水流的時間感,帶來“氣”的循環;蘇州拙政園里自由延伸的小徑,依山而建的武當山道觀,無不體現天、人、地的道家關系。
李乾朗認為,沿“絲路”傳入的佛教在中土的本土化過程,也在寺廟建構上得到呈現。比如,四面佛從核對稱的建筑特點,演變為建山門、天王殿的寺廟布局,呈現儒家的軸對稱理念,而修風水池、照壁,則融合了道家理念。
在李乾朗看來,西方建筑追求理性,“用圓規和三角板制圖”,其空間呈幾何形布局,“顯示出西方對于外在自然的控制欲比較強”;至現代則跳脫精密規矩束縛,意識到房屋也是自由形體,出現自由雕像主義作品。
而與其互鑒的是,中國以“方”與“圓”的交織,呈現中國人“順其自然”的宇宙觀。他向記者重點描述一座重檐飛角的殿堂,以凹圓形為屋頂,雨水自屋檐如瀑布傾落,“就是一幅最美的山間跌瀑圖。”
李乾朗表示,中國古建筑還深具傳統書畫之美。如北方建筑之如“隸書”的莊重,南方建筑之如“楷書”的輕盈;如江南五山十剎的佛寺建筑形式具有草書之奔放,講究呼應與對比,而江南民居及園林則反映自然野趣,屋脊顯露筆鋒一般的崢嶸。
李乾朗認為,古代建筑對四時的感知、形式美感的講究、公共空間與私密性的處理,都值得今天兩岸借鑒。“當代設計師應與古代建筑形神相通,把古代文化遺產當寶庫,從中獲取營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