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惡化兩岸關系,輸的是臺灣
升高兩岸對立 民進黨意欲何為(日月談)
一年之計在于春,新春伊始,關心臺海局勢的人聚焦臺灣,可嘆難覓春消息,蕭索似冬,肅殺如昨。
年后臺議事機構的新會期,優先討論的是“禁陸令”,現行條例為政務人士、涉密人員、縣市長退離職3年內赴大陸,要報批審查;民進黨提的“修正”條例是以上人士赴大陸參加“政治性活動”,15年內都要報批審查,違者剝奪退休金并罰款500萬元新臺幣。大概自己也覺得說不過去,為堵悠悠之口,臺當局巧言閃避“15年”,聲稱“3年”是時間管制,“15年”是“行為”管制,也就是“政治性活動”要15年,但什么是“政治性活動”得由審批部門認定吧?這讓人想起騙子的“中獎”伎倆,通知中有一行小到看不見的字:“主辦方擁有最終解釋權。”
對此,臺灣媒體最直接的反應是“這是馬英九、吳敦義的禁令”,并列出陳水扁在天安門、呂秀蓮在福建祖居、蔡英文在香山碧云寺的照片,找出李登輝“到過青島”的談話,佐證臺灣地區前領導人中唯一沒到過大陸的就是馬英九。其實,列管對象何止馬英九、吳敦義?有國民黨籍民意代表指出此條款無異于“視全民皆敵”。最重要的是,它還是民進黨兩岸路線的風向標,預示著民進黨將繼續惡化兩岸關系,在2020年領導人選舉中狂打兩岸牌。
除了退職人員,在職的也不放過。當下紅遍臺灣的高雄市長韓國瑜,因堅持“九二共識”成為民進黨的“黑戶”。近日,韓國瑜表示3月份要到大陸做城市交流,臺“陸委會”馬上跟進“指示”地方不得與大陸“以任何形式簽署協議”,雖然沒點名,但長著腦袋就知道這是在“警告”韓國瑜。臺灣眾多縣市長都到過大陸,只有韓國瑜享受了“警告”待遇。韓國瑜表示自己這邊剛有點聲音,“陸委會”就大驚小怪,高雄只是要拼經濟,“陸委會”不用急著向蔡英文表忠心。
臺灣資深媒體人在社交網絡質問:訂單上有許多合約內容,也不能簽?如何接單呢?求解!是真怕韓國瑜簽協議嗎?當然不是!“真正的目的還是要塑造韓國瑜‘賣臺’形象,升高兩岸對立,否則19%(支持率)的蔡英文2020怎么選啊?”
將認同發展兩岸關系者打成“賣臺”分子是民進黨的老把戲,但現實是韓國瑜在民進黨自認的大本營高雄市喊出“九二共識”卻高票勝出,民進黨那套車馬炮還管用嗎?有網友諷刺民進黨:搶菜攤丟市長,現在搶市長不知道會掉啥米碗糕(閩南話:什么東西)?“卡韓”如“卡高雄”,民意已經如此,民進黨當局卻活在舊思維里,連蔡英文都上陣“卡韓”,她在自己的網絡賬號發表文章,稱“以為多了好幾位‘陸委會主委’”,不指名地諷刺韓國瑜堅持發展兩岸關系,不僅毫無領導者的高度,也暴露其鐵了心在兩岸關系中“拉仇恨”。
臺當局開春之際將阻撓兩岸關系列為頭等大事,全然不見街頭巷尾,又一輪倒店潮來襲。臺北知名餐廳“永福樓”承載了幾代人的生活記憶,是忠孝東路上的地標之一,卻宣布在2月底歇業;南京東路上去年底停業的六福皇宮飯店至今無人接手,漆黑一片,專業人士憂心出現“鬼城效應”;臺北各商圈處處可見“停業”“出租店面”……經濟低迷涉及升斗小民的生計,卻從未入當家人的法眼,就連春節期間影響民眾出行的華航紛擾,蔡英文也只用了“謝謝”二字回復追問。
該管的事惜字如金袖手旁觀,對抗大陸開足馬力長篇大論,以斗爭搏“網紅”拼“業績”,是欺人還是自欺?兩岸你來我往30多年,大家都經了風雨見了世面,別再用“守護臺灣”這套說辭忽悠人了,惡化兩岸關系,輸的是臺灣。
陳曉星
陳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