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積木、魔方、變形金剛、花仙子、叮當貓、泡泡糖、土制爆米花、棉花糖……近來,一群“80后”網友在網上集體懷舊,爭曬童年記憶,引來一片共鳴和罵聲。
《80后的回憶錄》視頻截圖
積木、魔方、變形金剛、花仙子、叮當貓、泡泡糖、土制爆米花、棉花糖…… 沒有什么能夠比這些熟悉又陌生的玩意兒更深刻地留在“80后”的集體記憶中。回憶像流感,讓無數人唏噓感嘆;回憶像細雨,潤濕著被壓榨干癟了的年輕神經。 比起現在的小朋友來,“80后”的童年似乎要單調枯燥許多,但這群人的童年卻樂在其中,歷久彌新。近來,一群“80后”網友在網上曬童年記憶,引來一片共鳴和罵聲。
視頻拋磚引玉:
“80后”集體懷舊
今年2月,百度貼吧中一段名為《80后的回憶錄》的視頻在一個多月里吸引了近400名網友跟帖,并被推到了相關帖子的最頂端。這是網友“休止符_X”歷時一個多月搜集到的“80后”兒童時代的玩意兒。在這段19分鐘的視頻中,作者列出了“80后”熟悉的動畫片、令人難忘的玩具、小時侯經常吃的零食以及曾玩過的經典游戲。網友“休止符_X”稱,他把這段視頻貼在網上,希望所有同齡人能在其中找回難忘的回憶。
在天涯社區和貓撲等論壇,“80后”網友也紛紛發帖,懷念兒時的點點滴滴。網友“直通車434”在貓撲論壇發帖,號召大家秀出“80后”在上世紀90年代唱過的歌。網友及時跟帖,搜集了近百首當時紅遍大江南北、現在卻似乎非常“老土”的少兒歌曲和流行歌曲。
瞬間感動傷感:
不說明懼怕長大
在看完《80后的回憶錄》視頻后,網友“飛雪海燕噢”說:“看著一個個經典記憶,心里暖暖的,眼睛快濕了。”一名1985年出生的網友“suolong123”在觀看這段視頻的過程中暫停了三次:一首首童謠,一幅幅畫面,讓他回憶起了童年。連1989年出生的最后一批“80后”也被視頻中的畫面所感動。
也有網友表示,眾多“80后”網友對童年記憶的懷念,說明他們心理還未“斷奶”,是不想長大的表現。2007年12月31日,最后一批生于上世紀80年代的人年滿18歲。從法律上說,所有“80后”都已成年,這意味著生于上世紀80年代的人群少年時代的徹底終結,也意味著他們將陸續成為社會中堅力量,要直接面對來自社會的壓力,因此他們懼怕長大、不想長大。
四川大學社會學與心理學系主任陳昌文認為,懷舊是每個人的天性。人們懷舊的原因往往是因為現實不太如意,機會太少和競爭壓力太大所致。四川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胡光偉則表示,每個人都不想長大,但又希望自己成熟起來。“80后”集體懷舊,不能就說明他們懼怕走進社會。
尷尬的“肉夾饃”:
曬記憶回應社會
不少網友認為,懷舊是一個人的蒼老的表現。“80后”如此統一地懷念起童年時光,是這代人開始變老的征兆。
但1980年出生的第一批“80后”還未到而立之年,難道他們真的未老先衰?胡光偉稱,這種觀點比較偏激。現在社會上對“80后”有一些普遍看法,對他們詬病較多,認為他們“不負責任”“眼高手低”,因此他們想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爭奪話語權,讓大家更多地了解他們的生存狀態,以回應社會各方對他們的看法。
作為一個標準的“80后”,在成都某證券公司工作的小宋認為,“80后”開始懷念童年時光,恰好說明他們全部成年了,是成熟的標志,而不是“不想長大”或“未老先衰”。“責任感我們有,但我們可能缺的是負責的能力”,小宋稱“80后”是誠信的一代。
不是“80后”太老
是時代發展太快
看到網絡上搜集起來的童年記憶,一名網友感嘆說:“不過二十幾年時間,這些東西就如同古董一樣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的確,“80后”生于改革開放伊始,長在社會變革的上世紀90年代,就業于新世紀。中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軌過程伴隨著他們成長,互聯網徹底顛覆了他們以往的生活。胡光偉表示,改革開放30年,中國社會變化有目共睹,“80后”經歷的變化太多太快,所以才會覺得自己才十幾、二十幾歲就“老”了。
對于巨大社會變遷和即將面臨的社會壓力,多數“80后”也沒有表現出人們想象的恐慌和無所適從。四川一個“80后”QQ群內的網友表示:“不管社會如何評價、看待我們,再過幾年我們就是社會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