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年輕人的負債消費?
根據尼爾森市場研究公司在今年9~10月對3036名中國年輕消費者的在線訪談,在受訪者中,總體信貸產品的滲透率已經達到86.6%。不過,考慮到部分年輕消費者是將信貸產品作為支付工具使用的,例如現金另外存儲或投資,而在當月使用信用卡等信貸工具消費,在免息期內還清。扣除掉這部分人群,實質負債人群依然占44.5%。
目前,我國90后、00后人群已經占到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在未來數年內的國內乃至全球消費市場上,他們的消費偏好都值得所有業界的廠商關注,而他們的消費和理財習慣,也將影響一代人的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
不可否認的是,年輕人負債消費的情況普遍存在,剛剛上線不久的網上辯論節目《奇葩說》第六季,一個引起較大爭議的辯題就是:“年紀輕輕精致窮,我錯了嗎?”所謂“精致窮”,即年輕人在衣食住行方面過于追求品牌,以為自己打造“精致生活”,結果收入上力不從心。
人人皆可以向往高品質的美好生活,無可厚非。但是,不同人之間,消費起點不同,方式不同,收入不同,滿足點不同,不宜盲目跟風消費,特別是超過自身和家庭承受能力,甚至為此背負超過承受能力的債務。
當然,不少年輕消費者選擇采取網上信貸工具而非信用卡負債,也與網上信貸審核松弛不無關系。畢竟,信用卡審核和額度審批,對于資產和收入流水的要求較高,而這些正是年輕人的“軟肋”。
從大學校園里的校園貸,到走進社會后無底線的負債消費,再到“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無存款、無財產、低欲望人生,反映出個別年輕消費者既缺乏理財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也缺少長遠的財務和職業規劃。這樣的消費態度和心理,不僅不利于年輕人個體的發展,也不利于整體消費市場的持續繁榮。因為,消費市場不只是簡單的吃喝玩樂,也包括住房、家裝、汽車等在內的諸多大宗消費。
不過,必須引起重視的是,一二線城市較高的居住和生活成本,使得很多收入有限的年輕人不得不負債生活,方能滿足基本生理需求,并無多余資金可以提升自己,安家置業。個別企業超出法律規定時限且高強度的加班,加之體驗不佳的通勤出行,也使得年輕人不得不以超前消費的方式來緩解身心。當然,一二線城市高企的安家和養育成本,也使得個別年輕人放棄了傳統的成家立業、生兒育女式生活,秉持著月光消費的生活理念。負債消費的背后,其實是入不敷出,特別是難以為家庭生活準備必要的財產積累,索性超前消費。
換言之,對于年輕人負債消費,不能一味地指責,也應理解其背后的諸多深層原因。要知道,當下年輕人所面臨的工作和安家壓力,其程度和模式均與上一代人大為不同。促進更多年輕人形成理性的消費模式,需要從工作、住房、養育等多方面入手,采取措施,有效解決他們面對的各類問題。
畢竟,過多超前消費,影響的不只是某一個年輕人的人生,作為未來消費市場的主體人群,其消費方式,也將影響整體消費市場的繁榮振興。
趙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