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美大使:美國對華貿易戰不公正也不公平
中新社華盛頓7月19日電 《今日美國報》18日刊登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的署名文章《特朗普挑起的對華貿易戰既不公正也不公平》。
崔天凱在文中表示,對華巨大貿易赤字是美開打貿易戰的最主要理由。他指出,赤字是經濟全球化模式下市場資源配置的結果,是全球價值鏈的客觀反映。與此同時,美國國內儲備率過低而消費過高,以及美元作為國際主要儲備貨幣的功能必然導致美貿易逆差。美長期出口管制限制了對華出口,也助長了對華貿易逆差。
文章稱,中國從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貿易是否平衡完全是由市場決定的。貿易逆差也絲毫不意味著美國吃虧。得益于對華貿易,美國家庭長期享用到更多性價比高的產品,2015年對華貿易幫助美國降低消費物價水平近1.5%,為每個美國家庭平均節省850美元。
崔天凱指出,中國的經濟結構性問題也備受美方指摘,相關批評并不公正,也不客觀。比如所謂“盜竊知識產權”問題,中國政府已經建立了相對完整的知識產權法律保護體系,推進設立知識產權法院和專門審判機構,不斷發揮司法在保護知識產權上的主導作用。完善知識產權保護也是中國自身發展,特別是創新發展的需要。中國的成功從來不是、今后也不會靠“偷”得來。
再比如所謂“強制技術轉讓”。崔天凱表示,中國政府從來沒有對外資企業提出過此類要求。中外企業的技術合作和其他經貿合作完全是基于自愿原則實施的契約行為。多年來,許多外國企業都選擇通過合資在中國實現了巨大利益。
崔天凱表示,中方一直以最大誠意和耐心推動雙方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但美方反復無常、出爾反爾,公然背棄雙方共識開打貿易戰,中國不得不被迫反制。荒唐的是,美方一些官員卻反過頭來指責中國的反制行動沒有國際法律依據,這完全是“賊喊捉賊”的強盜邏輯。
崔天凱表示,40年來,經貿關系一直是中美關系的壓艙石。1979年兩國建交之初,雙邊貿易額只有25億美元,而2017年達到了5800億美元。這一巨大發展背后是經濟規律使然。遵循理性的思維,雙方就能繼續互利共贏。
崔天凱強調,美國政府無視上述事實,選擇開打貿易戰,與中國對立,實在令人費解。他表示,“極限施壓”對中國不起作用,霸凌訛詐只會適得其反。貿易戰沒有贏家,美方此舉只會損人害己,并殃及世界。
他在文章最后寫道,中美這樣的大國,彼此有競爭很正常,重要的是雙方以有效、建設性方式管控競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