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潘家華:推動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中國
核心提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凸顯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并從“推進綠色發展”等方面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重點任務。深刻認識并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的部署,不僅將會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而且也將形成引領全球綠色發展的新格局,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綠色發展強調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關系
發達國家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為了金山銀山而毀滅綠水青山,進而出現了引致危及人類自身生存的境況。上世紀50年代,工業化大生產所依賴的化石能源燃燒排放的煙霧,在工業革命發源地英國的倫敦造成群體性死亡;技術創新高地的美國大量使用“先進高效”的化學殺蟲劑,殺滅蚊蠅的同時毒死鳥類破壞自然生態系統而造成“寂靜的春天”。西方工業化國家認識到自身生存環境受到威脅,發展難以維系,必須調整思路。上世紀70年代發達國家風起云涌的環境保護運動,催生了一些“綠色”解決方案:一是“零增長”藥方,也就是終止發展或干脆不發展,自然就不會加劇污染或不會有污染了。二是污染轉移,也就是發達國家將污染嚴重的產業和垃圾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因為發展中國家環境標準寬松、處理成本低,可以成為發達國家的“污染港灣”。三是發達國家治理污染、發展中國家不搞工業化,發達國家呼吁發展中國家要給世界留下“凈土”。可以說,這些功利主義的工業文明發展觀,最看重的并不是環境,而是自我利益的最大化,發展中國家自然不認可,發展也不可能走向綠色。
綠色發展作為我們的五大發展理念之一,就其要義來講,是要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強調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關系。社會需要創造必要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僅如此,人民日益增長的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客觀上也包括優質生態產品的生產和提供。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傷及的是人類自身,這是無法抗拒的規律。綠色發展,不是不要發展,而是要與自然相和諧的發展。人類是生命共同體中的一分子,自身有發展的需要和權利,但不能以其他生命群體的消亡為代價。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凍結”發展不可取,發展是硬道理,關鍵是要綠色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零和博弈”不可能實現發展,更不能走向綠色。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中的綠色發展,一方面需要發達國家率先垂范,而不是讓發展中國家不發展,來保證自己的綠色空間;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也不能走發達國家的高污染高排放老路,而是要大膽探索,走低消耗低排放的綠色低碳之路。
綠色發展不是簡單、表象的,而是全方位的
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綠色發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比如,我們需要植樹造林,需要美化環境,但不是在只適合于長草的干旱半干旱草原植樹、在缺水的地方抽取地下水種鋪設草坪。這樣的表象的“綠色”,需要高投入高成本,不僅經濟上難以維系,而且生態上也不能持續,實際上會破壞生態,使生態惡化。
綠色發展需要技術創新與技術革命。通過技術進步,循環利用以節水、提高效率以節能、降低物耗以節材、集約使用以節地。這樣的技術,有利于推進綠色發展。進一步看,如果技術是革命性的,則會實現數量級的或質的飛躍,如使用零排放可再生能源的純電動汽車等。因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包括有關綠色發展方面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導向政策。
綠色發展還需要消費革命。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需要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如果一些有示范效應的單位采用太陽能熱水、采用光伏發電、使用純電動汽車、鼓勵公交綠色出行,帶動的不僅是消費,也會反作用于生產。
生產和消費領域的綠色革命,需要培育綠色發展的生態文明觀。綠色意識的形成,需要綠色自覺,也需要綠色政策法規體系的規范和引導。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提高污染排放標準,強化排污者責任,健全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性披露、嚴懲重罰等制度”,“完成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工作”,這些要求和部署都有利于推進全方位的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
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共贏
建設美麗中國,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要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打贏藍天保衛戰、綜合治理水污染、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必須要實現資源均衡配置,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城鄉一體,城鄉融合,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將產業集聚和城市規模擴張納入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綠色發展體系。
新時代的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實現促進綠色發展的治理。一是需要依法治理。這些年來,我國綠色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標準不斷建設完善,有力保障和推進了生態文明建設。一些行政命令式“一刀切”的強制性手段,可能會立竿見影,但不能保障可持續和公平有效的綠色發展。只有做到公開、透明、法治,讓企業、社會有預期,守規則,發展才能永保綠色。二是需要科學治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實際上是一些科學合理的比例關系。比如,草原載畜量,也是在一定自然氣候條件下牧草生物質產出與食草動物生長需求之間的平衡。資源的節約和循環利用,科學認知和技術經濟可行是前提。三是需要參與式治理。綠色發展,需要政府主導,需要企業作為綠色主體來實施,需要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為指向。公眾的參與,不僅是對政府和企業的監督,更是綠色自覺的源泉。政府、企業和公眾的綠色互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時代綠色治理格局。
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全球生態安全大格局的形成,需要世界各國的合作努力,綠色共贏。第一,中國是全球綠色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踐行綠色發展,會對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起到示范引領作用。低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道路選擇上,可以避免或拋棄發達國家工業化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不可持續之路,參考和仿效中國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之路。第二,作為負責任的大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中國可以輸出綠色,推進全球綠色發展轉型。“一帶一路”建設,不是昔日發達國家的污染轉移,不是簡單的輸出過剩產能,而是輸出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技術與實踐,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共贏。第三,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全球綠色治理格局中需要而且能夠發揮積極作用。中國尊重和順應自然的和諧價值理念,不僅在既有的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和國際貿易等國際治理體系下推進綠色發展,也通過南南合作等渠道,引導全球生態文明轉型。
總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綠色發展之路,不是綠色表象,而是生產和消費領域的綠色革命、全面轉型。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要推動綠色發展,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向著美麗中國的目標不斷前進。(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潘家華 系中國社科院大學教授、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