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91亚洲国产-91性视频-91新网址-在线黄色网页-在线黄色网

  •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站上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寫在2017年度國民經濟數據公布之際(上)

2018-01-16 13:1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近日,2017年國民經濟運行的主要經濟數據陸續公布。

  這是一份令人驕傲的成績單。

  從有關公開信息看,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有望實現7年來首次同比提升,國內生產總值邁上80萬億元新臺階。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更趨明顯,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活力和韌性進一步增強。

  這也是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外有國際環境復雜多變、世界經濟波動徘徊的挑戰,內有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繁重艱巨的壓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觀大勢、謀全局、干實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奮進,經濟發展呈現良好局面。

  穩中有進,邁向高質量發展

  “穩是主基調,穩是大局,在穩的前提下要在關鍵領域有所進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奮發有為。”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2017年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9%,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長6.8%,這是我國經濟連續第九個季度運行在6.7%至6.9%的區間。

  在消費升級戰略引領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速度保持在27%左右,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更是超過了50%。2017年前三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4.5%。

  盡管投資增速緩中趨穩,但是民生類、技術創新類、高技術領域和短板領域的投資保持較快增速。2017年以來,全國新開工15項重大水利工程,一批鐵路重大項目建成運營,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具備通車條件,北京新機場建設加快推進。

  2017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7.79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增長10.8%,進口增長18.7%,一舉扭轉了此前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面,外貿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

  2017年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2%,顯示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較大。2017年12月末,廣義貨幣余額同比增長8.2%,增速再創新低,顯示出金融去杠桿取得成效;

  2017年,人民幣匯率在市場力量的推動下呈現出有升有貶、雙向波動的態勢,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程度和靈活性提升。2017年全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升值6.16%,市場匯率升值6.72%。

  ……

  聯合國日前發布《2018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認為,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來自中國。而過去的5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均超過30%。

  比數量增長更可貴的是經濟質量的提升——

  工業企業利潤保持較快增長,企業效益持續改善。第三產業在GDP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居民收入增幅跑贏經濟增速,尤其是農民收入增長更快。城鎮新增就業1300萬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和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均保持較低水平。

  “在去年同期基數比較高、近期國際上不確定因素增多的情況下,特別是近期扎實推進結構改革、污染防治的背景下,取得這樣的效果,充分說明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很強。”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說。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顯著成效,中國經濟呈現明顯的穩中向好態勢,正在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

  推進高質量發展,意味著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2017年前11個月,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的增速均高于制造業增加值增速;服務業中,生產性服務業保持更快增速。

  推進高質量發展,意味著價值鏈向高端延伸。“投資者當前不應忽視中國眾多產業部門正在沿價值鏈條快速上移的事實,更不應忽視中國創新產業近年來的發展。”瑞銀集團發布研究報告認為,中國企業在諸多領域逐步成為下一代行業科技的領導者。

  推進高質量發展,意味著區域經濟發展協調共進。東北地區工業發展逐步好轉,近年來相對不振的東北經濟,開始展現出新的氣象;2017年西部大開發新開工17項重點工程,投資總規模4941億元,主要投向鐵路、公路、大型水利樞紐、能源和生態環保等重要領域。

  改革創新,釋放市場新潛能

  日前,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一個看似與百姓生活沒太大關系的詞語“地條鋼”入榜。

  地條鋼,這種以廢舊鋼鐵為原料煉成的條狀鋼錠,成分和質量不能有效控制,生產過程污染很大,雖然早在2002年就被列入“落后產品”名單,但由于巨大的利益誘惑驅使,一直禁而不絕。通過嚴抓共管、重拳出擊,2017年,1.4億噸“地條鋼”產能全部出清。

  無效供給的“減”,換來了存量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優質增量供給的“加”,實現了市場供需的結構修復和動態平衡。

  2017年前三季度,我國工業產能利用率達到76.6%,創近5年來的最高水平。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增長6.5%,這是自2010年以來我國工業增速首次加快,改變了工業增長單向放緩的趨勢。

  可以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歷2016年攻堅之年、2017年深化之年,已取得明顯進展,作為主要抓手的“三去一降一補”成效顯著——

  隨著一系列政策的有力推進,鋼鐵、煤炭、火電行業都超額完成年度去產能目標任務;堅持因城因地精準施策、分類調控,商品房待售面積降至近3年來最低;通過市場化債轉股和擴大直接融資,企業杠桿率穩中趨降;通過減稅降費、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物流成本等措施,企業運行成本也開始下降;堅持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生態環保、教育、基礎設施等投資保持了較快增長……

  以問題倒逼改革,以改革激發創新,以創新促進發展,是近年來中國改革的顯著特征。2017年,我們繼續牢牢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有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改革與創新并駕齊驅,不斷釋放著經濟發展的潛力和活力,淬煉著中國經濟的韌性和質量。

  創新驅動則彰顯出推動經濟發展的“乘法”效應。幾年來,從全球規模最大的無現金交易總量到世界最快的大數據計算,從世界最先進的高鐵網絡到全球領先的數字經濟發展,中國在新科技運用、新經濟發展、新業態培育上取得顯著突破,亮點紛呈,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驅動力”作出了最好注腳。

  全面深化改革成效可圈可點:過去的一年,全面深化改革又完成79個重點改革任務,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完成211個改革任務,各方面共出臺399個改革方案,改革繼續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生動局面。

  經濟體制改革始終聚焦形成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從“負面清單”到“雙隨機一公開”,從“單一窗口”到“一枚公章管到底”,“放管服”改革向縱深推進,中央層面核準項目數量已減少90%以上。企業主體的市場營商環境大為改善,2017年前三季度,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又較上年同期增長16.7%,平均每天新注冊企業超過1.8萬戶。

  作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營改增試點實施5年多來,累計減稅近2萬億元。僅2017年,各種減稅降費政策為企業減負上萬億元。“國際金融危機之后,我國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進行大規模減稅,通過持續推進減稅降費,有效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

  保持戰略定力,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精準調控,堅持正確工作策略和方法,宏觀調控思路更加清晰,手段更加靈活——

  積極財政政策力度加大、手段增多、效率提升,實施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加大財政支出結構調整力度,提高支出精準度;貨幣政策方面,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多工具靈活使用、雙管齊下的金融調控和風險監管更加有的放矢。

  “2017年中國經濟沒有出現較大波動,與宏觀調控針對性和精準度提高、新舊動能加快轉換密不可分。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正確處理‘穩’和‘進’的關系,宏觀政策保持了基本取向的穩定性連續性;繼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為新動能的持續釋放提供了良好環境。”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邢志宏說。

  爬坡過坎,決勝三大攻堅戰

  2017年2月26日,江西省井岡山市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通過近年來精準脫貧攻堅,井岡山市貧困發生率已降至1.60%,在全國率先脫貧。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5年共減貧6600多萬人,年均減少1300萬人以上。脫貧攻堅不僅創造了我國扶貧史上的最好成績,而且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了“中國方案”。

  “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2017年,“灰犀牛”成為繼“黑天鵝”之后的又一熱詞。黨中央高度重視、清醒把握經濟金融領域存在的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成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著手制定統一監管的“大資管”新規、互聯網金融專項整治……主動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切實解決金融“脫實向虛”問題,被放在經濟工作更加突出位置。

  各監管部門重拳出擊,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和處置:中國證監會2017年全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24件,罰沒款金額74.79億元,再創歷史新高;銀監會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專項治理行動,下大力氣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年底公布的對廣發銀行違規擔保案涉案機構的查處結果,罰沒金額超過20億元;保監會針對關聯交易不規范、股東股權、內控與合規管理等問題下發的監管函數量比2016年增加了一倍多……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正落地生根。過去5年,生態環境狀況明顯好轉,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成效明顯。

  據統計,2017年1月至11月,全國PM10濃度比2013年同期下降21.5%,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PM2.5濃度分別下降38.2%、31.7%、25.6%。專家分析認為,“大氣十條”提出的空氣質量改善目標能夠實現。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調整能源結構,加大節能力度和考核,調整運輸結構。

  2017年末,國家統計局發布《2016年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公報》,首次公布2016年度各省份綠色發展指數,從資源利用、環境治理、環境質量、生態保護、增長質量、綠色生活、公眾滿意程度等7個方面評估各地區上一年度生態文明建設進展總體情況。

  “年度評價工作重在引導各地區牢固樹立生態文明意識,自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是督促和引導各地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指示器’和‘風向標’。”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

  跨越關口,新起點上起好步

  “中國的經濟奇跡沒有結束,而是進入了第二階段。”外媒如此評價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后的中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都調高了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預期;摩根士丹利、渣打銀行、匯豐銀行等多家國際機構也普遍表示看好中國經濟增長前景。

  舉世矚目的黨的十九大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黨的十九大報告描繪了今后30多年我國發展的美好藍圖,人民群眾將收獲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大判斷,我們迎來大有可為、再展宏圖的新時代。

  “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就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中國經濟年會上的發言中說。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經濟規律發展的必然要求。推動高質量發展將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

  我們堅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統一到黨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部署上來,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好工作,美好藍圖必將成為現實!(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齊 平 顧 陽 曾金華)

[責任編輯:葛新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夷山市| 淮滨县| 梁山县| 旬邑县| 交城县| 甘肃省| 霍林郭勒市| 临高县| 治多县| 永昌县| 密山市| 大悟县| 深圳市| 万盛区| 桂林市| 龙海市| 太原市| 库伦旗| 道孚县| 兖州市| 通化县| 左权县| 西乡县| 梁平县| 微博| 通化县| 卢龙县| 景宁| 万山特区| 姚安县| 木里| 江油市| 大关县| 咸宁市| 密山市| 永兴县| 瑞金市| 江陵县| 顺义区| 洛宁县| 清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