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百萬軍中一兵卒,他的戰場,遍布在仗劍出征的萬里天疆;他的履歷,記錄著神劍問天的彈道彩虹。看似平凡普通,何賢達卻在20年的軍旅生涯中寫下導彈精兵的傳奇。
從“火頭軍”到“導彈精兵”
2015年,零下30多攝氏度的導彈陣地上,何賢達沉著冷靜,指揮若定,鎮定的目光直刺天疆。一聲“點火”,光耀雪山。
又一枚導彈被送上了藍天。數分鐘后,捷報傳來:導彈精確命中!
誰能想到這樣一位導彈精兵在新兵下連時,被分到的竟是炊事班。何賢達找到連長想調到戰斗班,卻灰溜溜地無功而返,戰友戲謔道:“鍋臺三尺寬,你還想翻天?”
他心一橫,打算自學成才。
從那以后,白天渾身油膩,何賢達一有空閑就用柴火當模擬器材,擺開“戰場”練操作;夜里挑燈苦讀,他把厚厚一摞專業教材悉數翻遍,“嚼碎”了裝進肚里。
半年后,全旅大考,何賢達名列前三甲。“伙頭軍”搶了導彈專業的“交椅”,有人不服氣,旅領導現場復試,卻考出一個“百問不倒”。
走下灶臺,登上吊車,何賢達成為了一名導彈轉載號手,并很快躋身全旅有名的“一吊準”。
1999年,何賢達憑著“第一吊”的本領,參加新中國成立50周年國慶閱兵,用100余次轉載導彈無一差錯的優異成績,接受了黨和人民的檢閱。
精湛技術破解裝備難題
在戰士口中,習慣叫他“何大拿”;在干部眼里,喜歡把他當“兵專家”。何賢達有一雙犀利的眼睛,訓練場上眼神一掃,全班戰士就能令行禁止,裝備操作中目光所至明察秋毫,不放過任何細小的偏差。
2003年下半年,該旅執行發射任務,何賢達奉命出征。在一次操作中,一個測試指示燈異常點亮,廠家技術人員認為是偶發故障,何賢達反復試驗并不認同。他把故障點定位在電源板上,反復進行了幾十次操作,記下大量翔實的數據。
隨后,裝備設計人員、廠家技術骨干、部隊導彈專家集體會診,何賢達是唯一的士官代表,大家反復研究后認同了何賢達的看法,更換電源板排除了故障。故障元件返廠測試,找出設計缺陷之處,對同批裝備的電源板全部進行了升級改制,武器裝備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一次,何賢達在進行裝備維護保養時,發現一塊芯片讀取數據有出入。他請示旅領導,對全旅所有裝備進行了反復試驗,判讀校核了5萬多組數據,拿出一份詳盡的故障分析報告和解決方案。
裝備總設計師、項目主任匆匆趕來,與何賢達的分析判斷完全一致。在該旅軍史館,陳列著一些專業教材和革新成果,不少都是出自何賢達之手。
當好“第一兵”、帶出“第一班”
別人叫他“導彈精兵”,何賢達卻說:“就算我渾身都是鐵,又能打出幾顆釘,當班長,關鍵要帶著全班打勝仗。”
良匠無棄木,好班不挑兵。何賢達根據每名戰士的素質、特長定位定崗,因材施教各盡所能,人人都有成才“路線圖”。
戰士周景林,單親家庭長大,腦瓜子聰明卻懶散孤僻,何賢達找他談心,還沒開口就被他“嗆”回來。何賢達花一年多時間,給他母親寫了20多封信交流,用同溫情感化,將“重點人”培養成了“神瞄手”,周景林多次在比武競賽中摘金奪銀。
“80后”戰士費敏,精通計算機,網癮也不小。何賢達發揮其所長,讓他學通信專業,又采取“日結、周評、月考”等辦法,“逼”他學習成才。最終,費敏在重大任務中表現突出,2次榮立三等功。
一名戰士一段故事,無數“尖兵”鑄就“尖刀”。在何賢達帶過的戰士中,17人入黨,7人當上干部,28人立功受獎。2015年何賢達榮記一等功,他把獎章掛在班里,說:“榮譽在一班,只要全班同心,就能夠飛得更高、走得更遠。”(素材來源: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