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屋建瓴富新意
習近平在全國政協民建、工商聯委員聯組會上提出的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連日來受到輿論廣泛稱道,其內核是唯物辯證法指導下的思維創新。
習近平在本次兩會上的多次講話,隨處可見這種創新思維。
他用“三個沒有變”來說明黨中央對非公有制經濟的態度,指出“任何想把公有制經濟否定掉或者想把非公有制經濟否定掉的觀點”都是錯誤的。
他用“命運共同體”來界定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親情關系,指明兩岸共同發展的未來。
他用“鑰匙”來比喻創新發展理念,使“創新”在發展中的先導作用和重要地位一目了然。
談到脫貧,他用“攻堅拔寨”來形容我們正處在關鍵時期,用“橫下一條心”來表達攻堅的決心。
“黑龍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是他對“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的延伸,重溫2014年兩會他在貴州團參加審議時提出的“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等論述,我們可以從中看到辯證法和“兩點論”的思想精髓。
……
習近平的新論述,既與歷次兩會上的論述一脈相承,又有新的思想升華。只有“凌絕頂”才能“一覽眾山小”,站在全局高度才能新意無窮。
全面小康順民意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四個全面”的總目標,是最大的民意。因此,2016年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就顯得尤為重要。
民意,是總書記的最大關切。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是短板。習近平在2014年參加安徽團審議時就明確指出:“‘三農’向好,全局主動”,2015年,他在吉林代表團參加審議時說:“農業不能拖現代化后腿”。而在農業問題中,少數民族地區又是短板。農民生活怎么樣,少數民族農牧民生活怎么樣,是他近幾年參加兩會團組審議討論時必問的話題。農牧民生活遇到了困難,他憂心;農牧民生活改善,他高興。
“人數較少民族也都要奔小康,一個也不能少。”3月7日在黑龍江代表團參加審議時,習近平斬釘截鐵地說。
2015年11月,習近平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發表講話時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
這個莊嚴的承諾,總書記一刻也沒有忘記。
發展理念有深意
本次人代會審議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主線,對“十三五”謀篇布局。
習近平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中明確指出,這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也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
3月5日,在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幾位代表不約而同談到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創新驅動發展。習近平說,創新發展理念是方向、是鑰匙,首要的是創新。要抓住時機,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力爭在基礎科技領域作出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要以更加開放的視野引進和集聚人才,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業科技前沿、具有國際視野的領軍人才。談到臺灣問題,習近平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成果需要兩岸同胞共同維護,開創共同美好未來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來闡釋全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共享”理念。
3月7日,在黑龍江代表團,習近平強調,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是國家一項重大戰略。全面振興決心不能動搖,工作不能松勁。要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打好發展組合拳,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3月10日,在青海代表團,總書記語重心長地囑咐:“一定要生態保護優先”,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每次講話,五大理念都是基調,都是其深意所在。
兌現五大發展理念核心要義,將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將托舉起全國各族人民的夢想,向世界呈現一個更加美好的中國。
[責任編輯: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