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廈門12月16日電(記者齊湘輝 王凡凡 孟昭麗)“兩年多了!在兩岸孩子們和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DaDa’終于飛起來了。”16日,代表兩岸“小畫家”剛從北京領獎回來的林旭一見記者就忍不住大發(fā)感慨。
12月9日,由兩岸知名網(wǎng)絡媒體聯(lián)合主辦的“兩岸大交流——你我共參與”網(wǎng)絡作品大賽活動最終決出了6組十佳交流獎項。
其中,5幅兒童繪畫作品被評為“兩岸十佳童畫”,國家一級美術師何水法的作品被評為“兩岸十佳書畫”。另外還有8幅作品分別入選“三十佳童畫”和“三十佳書畫”。
“DaDa”是“海峽兩岸少年兒童美術大展”的吉祥物。它的誕生與汶川大地震息息相關。2008年5月大地震后,兩岸四地文藝界的幾位熱心人士發(fā)起了一個“給災區(qū)兒童撐出一些快樂空間”的“小海豚行動”,臨行前他們設計了該行動的吉祥物——一只長著透明翅膀的美麗小海豚。“Da”是英文“海豚天使(Dolphin angel)”的縮寫,用“DaDa”一是口語化,二是看似“大人牽著小孩”。
“后來,在舉辦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時,我們也把‘DaDa’確定為活動吉祥物,因為大展本身就是‘小海豚行動’的延續(xù),每一屆都邀請災區(qū)兒童和弱勢兒童參與,并專設‘海峽兩岸公益聯(lián)盟’等,從物質(zhì)到心靈關注幫助災區(qū)兒童和弱勢兒童更好地成長。”海峽兩岸少年兒童美術大展組委會工作人員林旭告訴記者。
以“DaDa”為吉祥物的“海峽兩岸少年兒童美術大展”宗旨十分明確,即: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學習體會藝術之美和關愛之美,并擁有彩色和溫柔的心;讓兩岸乃至整個華人社會更多地關注這些民族未來的心靈成長。
活動一開始就得到兩岸有識之士的熱心幫助與支持。國臺辦把它列為重點對臺交流項目,省市區(qū)各級政府也提供了相應的方便,確保了活動的順利進行。
據(jù)介紹,首屆“大展”于2009年2月啟動,僅5個月時間就收到兩岸作品上萬件。同年7月,“大展”在廈門舉辦了頒獎活動,浙江畫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何水法,著名書畫藝術家、藝術評論家謝春彥,臺灣著名當代書畫家、美術教育家周澄,臺灣著名兒童美術專家林千鈴等人專程前來,并與包括地震災區(qū)孩子在內(nèi)的兩岸300多名師生代表進行了現(xiàn)場互動,陪孩子們一起寫生活動等。
第二屆“大展”于2010年7月5日啟動,參與范圍擴大到兩岸四地,征集的作品也增加到2萬多件。活動的開幕式和首場展出均放在臺北。盡管遲至10月初組委會才赴臺商談此事,但孫中山紀念館還是破例在極短時間為活動安排出最好的場地。
為了吸引更多少兒和市民前來參觀,該館還在市內(nèi)各宣傳窗口、紀念館網(wǎng)站進行了重點推介。而作為同道,臺灣蘇荷兒童美術館更是幫助發(fā)動臺灣各少兒美術教育機構及周邊學校、幼稚園組織學生前來參觀。臺灣富邦金控、臺灣國光汽車客運集團、臺灣中華航空、臺灣大成集團等也紛紛向“大展”伸出了友誼之手。
“臺灣美術界有不少人也以自己的方式加入到我們的活動中。歐豪年先生得知消息后主動拿出了自己的作品《桐蔭童子戲新蟬》圖并當場重新描繪;周澄先生抱病出席了活動,并根據(jù)兩岸少兒大展的主題精心構思了臺灣的《大霸雪霽》、張家界的《空中田園》兩幅描繪兩岸河山的佳作參加,還揮毫題下‘兒畫幻童語真,八方匯聚手牽手;你堆星我圓夢,兩岸交流心連心’表達自己的心愿;臺東生活美學館的館長林永發(fā)先生專程從臺東趕到展覽現(xiàn)場,并帶來了他患有唐氏癥的兒子林冠廷的字畫,真誠邀請‘大展’到臺東去交流。”盡管已過去快一年時間,但提起臺北的這場活動,林旭仍然十分感動。
福建省臺辦主任鄧本元在“大展”巡展福州站時評價說,海峽兩岸少兒美術交流是政府和兩岸藝術專業(yè)人士,兩岸民間熱心公益的人士一起共同合作,所搭建的兩岸交流的全新模式。
而原孫中山紀念館館長鄭乃文在為參賽作品做點評時說,此次兩岸四地小朋友的展覽作品感動了我。“兩岸如果能夠少一點猜忌,少一點對立,少一點仇視……或許有一天,真如大陸區(qū)小朋友所畫的《坐著公交去臺北》,兩地的來往是那么自然、便捷。”
記者發(fā)現(xiàn),在參賽作品中有不少以“DaDa”為題材。
“這說明我們的‘海豚天使’已越來越為孩子們所喜愛,無論是大陸小朋友,還是臺灣的小朋友,都為‘DaDa’添加了許多故事,借助這次在北京得獎,相信‘DaDa’會飛得越來越好,成為孩子們美好童年的一部分。”林旭說。
據(jù)悉,今年6月21日,在第二屆“大展”汶川特展開幕式上,第三屆“大展”征集活動已正式啟動,目前兩岸四地的征集工作已結束,將于2012年2月18日在北京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