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歐洲時報》日前刊文說,奧巴馬就任美總統以來,在推動中美關系方面,總體意愿是積極的,但美政治自身特征的延續性使奧巴馬政府下出對臺軍售這步“臭棋”。這次軍售的一個“新看點”在于“掩耳盜鈴”:美不是直接售臺F16C/D戰機,而是對其現有的F16A/B進行“改裝”、“升級”。但是事實上效果和后果是一樣的,嚴重損害中美關系。
文章摘編如下:
9月21日,美國政府不顧中國一再嚴正交涉,宣布對臺售武。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立即召見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向美方提出強烈抗議;中國駐美國大使張業遂也在華盛頓向美方提出強烈抗議。22日,中國國防部方面也提出嚴正抗議。
美國對臺軍售的病根在于1979年中美建交時期出臺的《對臺灣關系法》,這部法律自出臺之日起就存在著自身法理缺陷,從立意上首先違背了美國承認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領土的一部分的基本事實與原則。1982年中美又專門就美國對臺軍售問題發表了“8·17”聯合公報。這個公報的要點在于:美方不尋求長期向臺灣出售武器,并逐步縮減對臺軍售的規模與級別,最終解決這個問題。
然而事實證明美國政府并沒有踐行上述承諾,屢屢踐踏聯合公報精神。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不僅沒有表現出“徹底解決”的意愿,尤其在前蘇聯解體之后,美國對臺軍售規模并沒有看到明顯的縮減,相反有愈演愈烈之勢。
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在推動中美關系方面,應該說總體意愿是積極的,但美國政治自身特征的延續性使得奧巴馬政府下出這步“臭棋”。
這次軍售的一個“新看點”在于“掩耳盜鈴”:美國不是直接售臺F16C/D戰機,而是對其現有的F16A/B進行“改裝”、“升級”。但是事實上效果和后果是一樣的。同時,這種“舊瓶裝新酒”的辦法說明,美國不是不知道對臺軍售是嚴重的錯誤,而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錯誤,但后果同樣嚴重損害中美關系,特別是中美軍事互信合作關系。
美國正處于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中,奧巴馬在應對國內政治、經濟挑戰方面,越來越給人以力不從心、捉襟見肘的印象,在傳統盟友歐洲同樣深陷難以自拔的債務危機的同時,奧巴馬不得不將加大與在世界政經格局中日益崛起的“金磚國家”的合作力度。在經濟領域合作,特別是在購買美國國債方面,中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美國朝野對中國這個戰略性合作伙伴的重要性認識日益加深。
今年以來,中美高層互訪不斷、軍事合作頻繁,中美關系處于良好的階段。但就在前不久美國副總統拜登成功訪華之后不久,美國就拋出了新一輪對臺軍售案,大大消解了雙方推動維護中美關系的努力。但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美國政府作出的“明知故犯”的錯誤決定,可謂是奧巴馬政府下出的一步因小失大的“臭棋”。
對于美國政府來說,區區58.52億美元的軍售款項,遠遠無補于重振美國經濟,也許只能看作政府付給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及軍火商利益集團的“支持費”。批準軍售則是對國會一部分從事“臺灣問題專業”議員的“安撫獎”。但是,與損害與一個正在崛起中的大國關系相比,實在是得不償失。
同時,美國政府也失去了一個大有作為的時機,那就是廢除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8·17”背道而馳的《對臺灣關系法》,徹底消除中美關系中的癥結。《對臺灣關系法》作為歷史遺留問題的妥協性文本,早已過時,早應該予以終止。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奧巴馬政府缺乏足夠的政治智慧和魄力抓住這一歷史契機。
如果美國對臺軍售的意義建立在對中國的戰略制衡方面,那更是對形勢的誤判。中國不久前發布的白皮書再次闡明了和平發展的國家意志,重申了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反對任何形式的分裂主義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并再次向世界宣示了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決心。同時,近年來臺海兩岸關系有了明顯改善,走上健康發展軌道,經濟、文化交流日趨緊密,兩岸人民以及國際社會均從中受益。在這種形勢下,軍售行為、制衡思想均對兩岸人民造成傷害,是一種險惡挑撥之心。
世界需要和平,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應該重新審視過時的制衡外交思維和過度崇尚武力的價值觀,停止對臺軍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