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臺灣政治結構為藍綠二元結構。這次臺北市長選舉,出現了以柯文哲代表的“白色力量”或“第三勢力”的大勝,而且認為對周邊地區有放大效應,從而不少學者認為臺灣政治發展開始超越藍綠。那么,臺灣政治結構是否發生質的變化,“第三勢力”是否成為一支不同于藍綠的獨立政治力量,是需要認真思考的。
筆者與外界對柯文哲代表的“白色力量”或“柯文哲現象”已有較多討論。可以肯定地講,柯文哲的基本支持群眾是綠營,否則僅靠所謂的“第三勢力”是不可能贏得選舉的。以民進黨蘇貞昌上次臺北市長選舉得票近65萬計算,柯文哲來自非綠營的選票最多不超過20萬票(因為民進黨在臺北市的選票是增加的)。所謂的“白色力量”,其實也主要是近年興起的公民運動力量,又以年輕人為主,他們是否屬“第三勢力”是存在疑問的。因為他們的理念、主張與民進黨基本上是一致的,是支持民進黨的,只有極少數與民進黨的政治理念不同,總體上是屬于泛綠營的,只有極少數淺藍與部分中間選民支持柯文哲。
就臺灣的政治現實觀察,臺灣“第三勢力”是很難存在與發展的。關鍵在于筆者一直強調的臺灣任何政治勢力或政治派別不能回避臺灣政治定位與兩岸關系定位問題,最后的選擇必然回歸到藍綠兩大陣營問題上。過去的李登輝、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等曾努力建構“第三勢力”,但均以失敗告終,未能逃出藍綠結構,問題就在于此。
在可預見的將來,臺灣政治藍綠二元結構不會改變,改變的只是藍綠力量對比的翻轉,由“藍大綠小”變為“綠大藍小”。我們通過一些重要數據可以充分顯示藍綠力量對比的顯著變化。(一)臺灣22個縣市,國民黨執政縣市由15個減為6個,民進黨由6個增加為13個,無黨籍由1個增為3個;按藍綠結構分呈現“藍8綠14”。(二)國民黨在這次22個縣市選舉總得票數為499萬張,民進黨參選的17個縣市總得票數為583萬多票,超出國民黨84萬票;如加上臺北市柯文哲85萬票,加上民進黨未參加選舉的縣市得票估計20萬票,則綠營總得票數達668萬票,較藍(國)多出近170萬票。(三)這次地方選舉,國民黨得票總數為499萬票,與2012年馬英九得票數689萬票相比,兩年減少190萬選票。總體而言,目前綠藍支持選民差距170萬-190萬票。
可以說,這次臺灣“九合一”選舉徹底改變了臺灣的政治版圖,改變了藍綠力量對比,也將改變臺灣未來政治發展方向,但沒有改變臺灣藍綠二元結構,也很難超越藍綠,除少數中間選民外,在重要選舉中依然是“藍投藍、綠投綠”,藍綠基本盤依然是影響選舉結果的基礎。即使柯文哲在臺北市大勝,沒有綠營基本盤的支持,僅靠第三勢力或中間選民是不可能取勝的。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
海峽導報特約評論員:王建民(中國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
[ 責任編輯:李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