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入關說丑聞的國民黨籍臺灣地區立法機構負責人王金平11日被中國國民黨考紀會撤銷黨籍。這場由司法關說引發的島內“政治風暴”愈演愈烈,受到臺灣媒體的高度關注。
《中國時報》11日發表社論指出,整起事件的核心癥結仍是司法關說,靠私人關系去打點、走后門,是把關系看得高于法治精神。
社論批評請王金平關說曾勇夫的臺立法機構民進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打死不認錯”,沒有為自己司法關說有一絲道歉或反省,還反咬馬英九當局,根本是“價值是非錯亂”。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身為法律人,完全無視柯建銘司法關說的事實,袒護柯建銘,也是價值紊亂。
《聯合報》11日刊登署名為“孔令信”的文章說,王金平與柯建銘的對話,在臺立法機構“立委”生態中習以為常,說得不好聽,就是“立委”間的潛規則。這些潛規則本來就上不了臺面,一旦被揭發,很難自圓其說。該報另一篇署名文章也指出,任由關說影響社會風氣,造成民眾喪失對司法的信賴,并非臺灣之福。
臺灣部分媒體還擔心事態發展可能導致國民黨的分裂。《聯合報》11日的社論指出,這是王金平政治生命的關鍵一搏,也是馬英九后果難卜的一場政治大冒險。國民黨作出撤銷或開除王金平黨籍的決定后,后續政局將可能更形破碎,馬英九仍將面對相關難題。
該報的一篇報道評述說:“國民黨考紀會今天的決定,是對馬英九和王金平政治生命的宣判。馬英九無異將自己拋進了一場政治豪賭,輸贏間皆步步驚心。”
《聯合晚報》10日發表的一篇特稿認為,國民黨在“沒有王金平的日子”里不可能平靜無波,政壇將掀起一場驚濤駭浪。國民黨“潛在再次分裂的兇險”,而臺立法機構的生態也將受影響,“朝野動蕩很難避免”。
《中國時報》的一篇文章則擔憂此事可能導致臺灣政局動蕩、行政機構空轉。文章認為,臺立法機構原定下周開議,受關說案沖擊,審議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等議程恐受影響。(記者程卓 陳鍵興)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