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15日刊文稱,在各方精密撥算后,陳水扁回黨的問題,已經不是道德抉擇,而是利益選擇;而當前民進黨最大的問題,恐怕就是缺乏面對自我過錯的道德勇氣。
全文摘編如下:
如果有一件事,是做了之后卻不敢承認自己有做,那么,這件事還應該做嗎?陳水扁入黨,就是這種事。
14日,民進黨入黨復審小組5名成員審理陳水扁入黨。會中有人表示贊成,也有人表示反對;吊詭的是,沒人敢承認自己投贊成票,因為怕被人民唾棄;同時,也沒人敢承認自己投反對票,因為怕被扁迷報復。
搞到最后,復審小組干脆將責任推得一干二凈,強調同意扁入黨的理由,是基于“尊重地方黨部意見,通過審查”,把罪魁禍首,全推給可憐的臺北市黨部主委莊瑞雄,這就好像在玩抓鬼牌,寧愿推給別人,也不要爆在自己手中。
面對這種“敢做不敢當”的事情,為何民進黨還是做了?對綠營人士來說,在各種因素考量下,或許有其不得不為的難處。
第一,在感情上,綠營有太多人都受過扁照顧、提攜,要將昔日恩情視為船過水無痕,確實有違人性。第二,扁主導的“一邊一國”,力量雖小,但聲音很大;或許成事不足,但敗事有余,他若鐵了心另組政黨,雖不致亂大局,卻能扮演“吸血蛭”功能,不會要民進黨的命,但肯定會讓人渾身不自在。
重要的是,在“黨員決定黨主席”的游戲規則中,表現欠佳的蘇貞昌要連任,必得設法穩住深綠黨員的支持;換言之,阿扁入黨雖會引起一般民眾反感,但對蘇的主席之路卻是利大于弊。
因此,在各方精密撥算后,阿扁回黨的問題,已經不是道德抉擇,而是利益選擇。只是,對一個有心重返執政的政黨來說,這種心態真能獲得多數選民認同嗎?
幾天前,蘇貞昌在一場餐會說,民進黨做了很多事,但外界仍有不滿,或許是人民情緒轉移,才把國民黨的債找民進黨抵,但事實是如此嗎?若從扁復籍的事來檢視蘇的這席話,或許會發現,當前民進黨最大的問題,恐怕就是缺乏面對自我過錯的道德勇氣吧。
[ 責任編輯:朱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