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略核潛艇(資料圖)
日本《外交學者》雜志1月31日發表文章,稱中國海軍近期在印度洋開展的活動令許多國家憂心忡忡。中國軍方表示中國將在印度洋加強軍艦部署,并低調回應中國在該地區的海軍活動,強調這些活動屬于正常范圍,外界無需過度解讀。中國軍方表示:“自2008年來,中國派出多種軍艦在亞丁灣和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在此過程中,中國通知了相關國家包括潛艇在內的軍艦活動。未來,中國仍會根據事態情況和需要派遣軍艦參與護航任務。”印度官員表示,中國使用核潛艇已觸及印度紅線,此舉必會引起兩國海軍軍備競賽。
《外交學者》雜志編輯香農·蒂耶茲(Shannon Tiezzi)指出,許多印度和西方國家的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正采取一種目的鮮明且長期的海洋戰略以控制印度洋。中國的海軍活動是否會被周邊國家所接受?有人認為,中期來看,印度洋周邊國家不會同意其領海緩慢軍事化,因此不大可能允許中國海軍的永久存在。然而長期而言,許多國家最終會因忌憚與中國的貿易協議而默許其海軍存在。
美國博思艾倫漢密爾頓咨詢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曾于2005年提出珍珠鏈戰略假說,稱中國試圖通過在印度洋領域建立民用海事基礎設施擴大其海軍存在,名為民用,實為軍用,中國所援建的深水港瓜達爾以及在斯里蘭卡、孟加拉國與緬甸的類似投資皆是其戰略的一部分。面對印度與西方國家的指責,中國政府重申其“海洋絲綢之路”戰略,但分析人士指出該戰略包含基礎設施項目、特殊經濟區和許多相連港口,其實質并無區別。
單純從軍事角度而言,自2008年來中國不斷發展南海艦隊。未來該艦隊基于海南島,由兩個航母戰斗群組成,預計2020年投入使用。鑒于這些航母戰斗群與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海軍力量相比不堪一擊,因此只能在印度洋范圍發揮的震懾作用。然而,鑒于印度洋領域國家對中國的“和平崛起”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海軍近期的動作也許會引起這些國家的更多猜疑。(實習編譯:張茹安 審稿:范辰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