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九合一”投票日,島內民調日日翻新,讓人眼花繚亂。民調顯示參選人有多少人在支持、有多少人在觀望未決定,不但給出百分比數字,還詳細列出支持民眾的特質,包括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政黨傾向以及居住區域。
民調多,是臺灣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一種有趣現象。近年來,政黨常常用民調決定各類選舉的黨內提名。公共建設的議題,包括最近元旦要不要放連假的議題,也要參考民調。不過,選舉民調怎么看、能不能相信,卻不是個簡單的問題。
臺北市民鐘小姐,在銀行上班,問她對民調的看法,她對記者說:“不能全信,選舉民調其實花招蠻多的。”
民調滿天飛。細細觀察,針對同一事情的民調,比如各縣市長參選人民調,結果也不盡相同。原因是不同機構在做。不完全統計,全臺有民調機構70余家,除此而外,媒體、研究機構、社團、政黨,甚至是參選人團隊,都在做民調。
民調是依據統計學的抽樣理論了解民眾的意愿,選舉民調是從一部分選民推測全部選民的意向?陀^上說,民調的誤差只可能盡量縮小,卻沒辦法完全排除。但是,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耍些小花招,希望民調呈現特定的傾向性,拉大誤差。
臺灣政治版圖大致“北藍南綠”,選取不同地域,民調結果會有不同;選取不同政治傾向的民眾,結果也會不同;此外,不同的調查方式以及問題的設計等,都會對民調的結果產生影響。比方說,如果是通過網絡做調查,受訪者中,年輕族群往往超過銀發族。而非此即彼的二選一調查,也會過濾掉很多還在觀望民眾的看法。
選舉民調花招多,還在于民調或多或少已經成為競選工具。有時候,故意注水拉高民調,營造眾望所歸的假象或許可以吸收更多的票;可有的時候,故意壓低民調,悲情催票,也能讓支持者覺得自己的一票至關重要,拉抬支持者的投票率。也有島內媒體分析指出,根據過往的民調經驗發現,每次民調中都會有大約20%的隱形選民存在,他們在面對民調時不愿意表態,但是卻會去投票。隱形選民的結構以前以藍營居多,現在綠營選民的比例在慢慢增加。(記者 李煒娜 孫立極)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