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6日發表透視集文章說,在洪仲丘的告別式上,看到馬英九在人群中表情嚴肅又痛心的走了20分鐘才進了洪家門,那真是令人傷感的一刻。在這里,我們看到了馬的無奈,也看到了制度的問題。
文章指出,洪家向馬英九陳情,臺灣社會向馬英九呼吁,因為馬是三軍統帥,是臺灣的領導者。馬說這件事他管定了,我們相信。但別忘了,他的“管”,不是取代“國防部長”,不是取代軍檢,這就是馬英九的無奈,他急,但他不能自己下海辦案。
從這一點來看,“國防部長”高華柱下臺并不冤枉,因為他把馬英九放在一個很無奈又很尷尬的處境上。“國防部長”如果一開始處理得好,又何勞馬英九出面,又何需讓馬走那難堪的20分鐘?
有人說,政務官要為政策負責,洪仲丘的死亡不是“國防部”的錯。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洪仲兵的死亡反映出臺軍中制度上的重大缺失,或者說是陋習陳規,而且應該是長久而普遍存在的現象,以致于上上下下習以為常。這樣的缺失,“部長”當然有責任,而且歷任的“部長”以及過去的“參謀總長”都有責任。制度的良窳,絕對是政策問題,絕對是“部長”的責任。
更何況,事件一發生,如果獲得重視,如果立即采取有效偵察,或許民怨不會節節高升,因此,“國防部長”以下的層層軍官,上自“陸軍總司令”,下至旅長,都有責任,又豈止“國防部長”一人而已。文章最后說,我們認為,新任的“國防部長”,他的首要任務就是改革軍中各種陋習陳規,不能再讓“總統”上演無奈的戲碼,否則真是愧對“總統”的信任與社會的付托了。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