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走低、出口增速放緩等多項經濟數據加劇市場對我國經濟增長下滑的擔憂,觀察人士認為,為推動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降息的時間窗口漸行漸近。由于近期銀行存款流失問題較突出,央行選擇單邊降息或不對稱降息的可能性較大。
2月CPI上漲3.2%,增速比1月下降1.3個百分點,創近20個月新低,PPI增幅也回落至0.7%。伴隨通脹下降的還有出口增速放緩、外商直接投資連續四個月下降。雖然油價等因素可能會造成物價上漲壓力,但PPI增幅回落表明經濟活動不活躍,市場銷售形勢不佳,企業定價能力不強。甚至有觀點認為,上半年會出現通縮,企業的真實債務成本加大,這些客觀上都需要央行降低貸款利率。
從信貸及票據市場來看,目前信貸需求意愿不足,導致派生存款增長受到制約,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已不足以推動信貸合理增長。從實體經濟層面來看,當前企業開工情況顯示增長動力弱于往年同期。從政策傳導時滯上來分析,如果要在年內扭轉經濟下滑的趨勢,最晚應在二季度啟動降息。
隨著通脹回落,負利率終結也進一步打開貨幣政策調整空間。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為3.5%,這意味著一年期實際利率已轉為正值。通脹回落不僅給存款準備金率工具使用帶來較大空間,作為防止經濟過度下滑的政策選擇之一,利率調整也可能被提上議事日程。盡管存款準備金率剛剛下調,但與降息并不矛盾,反而有相得益彰之效。降息除有利于減輕企業財務負擔外,還可刺激信貸投放、扭轉經濟下滑勢頭及保持流動性適度寬松。
去年四季度以來,全球有近50家央行降息,其中包括英國央行及歐洲央行等發達經濟體,也包括越南、巴西、泰國、以色列等新興經濟體。尤其是此前一直加息的韓國、印度也停止加息,表明新興經濟體貨幣政策走向的轉變,即從控通脹向穩增長過渡。
在全球一片降息聲中,我國如繼續保持利率穩定,則可能加速海外資本流入,對國內通脹形勢構成壓力。同時,我國主要出口對象是歐美發達國家,由于歐債危機和美國經濟復蘇乏力,為了對沖這種經濟下行的壓力,以及降低出口企業的債務負擔,我國央行降息也在預料之中。
由于近期銀行存款流失問題較突出,觀察人士認為,如果降息,單邊降息或不對稱降息的可能性較大。一方面使貸款利率下調幅度大于存款利率,或維持存款利率不變,僅降低貸款利率,來進一步刺激信貸投放;另一方面使短期存貸款利率下調幅度高于長期存貸款利率,以適應短期壓力小、長期壓力大的通脹形勢。
從近日銀監會發布的數據看,2011年商業銀行凈利潤達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6.3%,也足以承受一至兩次不對稱降息。作為近年來宏觀調控的受益者,商業銀行也應該通過非對稱降息來“讓利”實體經濟。(張朝暉)
[責任編輯:樊玉嬌]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