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臺灣網
2017年09月22日 16:38:00A
第十屆海峽兩岸農產品采購訂貨會開館式現場。(圖片來源:泉州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9月22日泉州訊 9月17日至19日,第十屆海峽兩岸(泉州)農產品采購訂貨會(以下簡稱“農訂會”)在福建泉州南安·福建成功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屆農訂會主要包括開館式、十年“農訂會”成果展示、海峽兩岸農產品供需洽談對接會、第四屆海峽兩岸互聯網農業電商峰會、“臺灣十佳伴手禮”和“大陸十佳伴手禮”評獎活動、舌尖上的雕刻、臺灣美食節等七項主要活動。
活動共設置臺灣特色館、大陸精品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港澳地區館、泉州(南安)特色館、中心館、“新農人、新農民、新農商”主題館等6個展區,800個國際標準展位,共有13個國家、600余個展商參展。參展范圍涉及海峽兩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港澳地區等多地糧油、農特產品、食品、農產品加工機械、涉農電商等。
南安,素有“海濱鄒魯”的美譽,與臺灣一衣帶水,兩地“五緣”深厚,根相連、習相近、情相親,石井又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距金門僅14海里航程,并建成了泉金客運直航、貨運直航、對臺小額貿易三條交流通道,兩地人員、船舶來往日益頻繁。正是因為這些獨特的優勢,2008年9月6日,在國家商務部的直接領導下,南安舉辦了首屆農訂會。十年來,農訂會以“兩岸攜手、以農為媒、共享商機、互利雙贏”為主題,一步一個腳印,專業化程度不斷升級、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提升,已然成為服務海峽兩岸農業發展大計的重要平臺之一。
昔日“菜市場” 如今“大會展”
2008年,首屆農訂會在石井閩臺農產品市場舉辦。當時,石井雖然早在2003年就獲批對臺小額貿易點,但仍是一個比較偏僻碼頭,參展的物品也僅有兩岸的農特產品。而隨著農訂會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參展商不斷加入,展會的規模不斷擴大,原有的閩臺農市場已沒有擴充規模的空間,因此,從第八屆農訂會開始,南安市便將這一盛會移師到會展中心,由政府主導舉辦,改為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同時,將布展工作交由福建省合誠展會策劃有限責任公司、閩臺農產品市場等企業承辦,專業的布展水平和優質的配套設施,讓展會取得了更加良好的效果。
據統計,農訂會舉辦十年來,共簽訂合作項目600多個,簽約金額250多億元,對接訂貨金額由5.26億增長至近10億元,展會現場成交金額由第一屆的1580萬元增長至第九屆的3256萬元,實現翻番。經過十年的蛻變,農訂會已成為一個集展示、交流、貿易對接為一體的多功能、全方位農業產品采購訂貨專業展會,成為服務海峽兩岸共同發展的重要平臺。
借力“互聯網+” 線上展館“永不落幕”
2013年,第六屆農訂會首次設立網上體驗館,做到線上與線下同期舉辦。2015年,第八屆農訂會借力“互聯網+”迎來華麗升級,首次推出“掌上農訂會”線上展示平臺,在每個展位前都設置了該展位的線上平臺二維碼,為參展商與采購商開辟了新的對接渠道,強化采購對接效果。2016年,第九屆農訂會正式加入了南安市本土創建的“掌管生活”電商平臺,將參展商全部搬到網絡交易平臺上,把三天的農訂會打造成永不落幕,永久在線的農訂會。短短3天,“掌管生活”平臺與“掌上農訂會”平臺聯線運營,共有465家企業超過2500種產品上網展示,吸引2661個商戶加入成為商城會員,3天總瀏覽量超過10萬條(次),“掌管生活”交易量更是達5.1萬多筆,交易額達810萬元,充分展示了前沿農業電商經濟模式的效果。
“鐵粉”風雨同路 “新粉”攜手揚帆
農訂會十年,見證了兩岸農產品貿易流通的一步步發展,也培育了兩岸農人們的深厚感情。據不完全統計,參加農訂會的臺灣展商中有30%左右系年年參展的“鐵粉”。而隨著年歲的增長,每年都有很多的“鐵粉”帶著“農二代”前來參展,讓新生代農人增長閱歷,以更好地將對農訂會的執著傳承下去。特別是在今年的第十屆農訂會上,有一半以上的展位“以老帶新”,增加了許多“新粉”,其中,90后的“農二代”有近百人,無論在創新方面還是體量上都可圈可點。“鐵粉”與“新粉”齊聚一堂,共話兩岸農業經濟的共榮與友誼。
“2008年,我父親參加了首屆農訂會,后來是我姐姐負責的,從2012年開始則是由我接過了‘接力棒’,農訂會對我而言,更像是一場‘親友見面會’,我在這里結交了許多的老客戶,每年也都會認識很多新客戶,我們有近一半的茶葉都是通過農訂會平臺及相關渠道銷往大陸的,我們賣的不是茶葉,而是感情”,臺灣天嶺茗茶的李佳勛如此回顧其家族與農訂會的“不解情緣”。
接軌“一帶一路” 走出“國際范”
在不斷地“深耕細作”中,南安的歷屆農訂會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14年,來自大陸21個省市和臺灣地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韓國、澳大利亞、巴基斯坦、泰國等國家客商參會,參會人流首次突破10萬人次;2015年,展會“移師”南安成功國際會展中心,首次設立“東盟館”,便利的交通吸引了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緬甸等國家客商參展,短短的3天時間展會人流量突破12萬人次;2016年,以“互聯網+展會”的新思維辦展,為來自大陸13個省市和臺灣地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澳大利亞、新加坡、菲律賓等與會的農業從業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展示、交流、合作平臺。2017年,原有的“東盟館”擴容成為“一帶一路館”,新增土耳其、加納、贊比亞、俄羅斯、法國、巴西、德國等國家過來參展,“國際范”大幅提升。
十年來,農訂會跨越了海峽兩岸,不斷與國際接軌,讓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展商加入,將內容做大、地緣擴大,通過農訂會這個平臺,讓臺灣搭上大陸“一帶一路”的發展快車。據不完全統計,農訂會直接或間接地帶動臺灣增加養殖面積160多公頃、種植面積70多公頃,關聯的千噸級秋刀魚/魷魚釣船噸位增至2.5萬噸,直接為島內解決十多萬人的就業問題,為臺灣農產品生產與貿易增加活力,讓臺灣農漁民共享大陸的發展成果與商機。(中國臺灣網、泉州市臺辦、南安市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