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幸福出發》節目現場。圖片來源于網絡。
他執著于藝術,堅持夢想;他內心平靜,懂得感恩;他積極向上,勇往直前;他是一位先天性白化病患者,從小怕曬,怕強光,視力僅為0.1;他是張智玄,一位二胡拉得很好的年輕人。2015年1月13日,CCTV3《向幸福出發》節目就介紹了張智玄的成長歷程。得知本次赴高雄北京特色周的隊伍中有這樣一位特殊的成員,中國臺灣網記者對張智玄進行了專訪。
談到自己的心路歷程,張智玄說,“2008年學校正式成立了兩個職業教育專業。針推按摩和藝術兩項,學校在師資和硬件配備上做出了大量投入,聘請了濱州學院的音樂系的教授們為我們免費授課,而且是上門教學,一年的學習,充滿激情與快樂,同學們都有很大的收獲,然而大家越來越清楚的認識到藝術道路的渺茫和按摩專業的火熱,班里所有的同學都轉走了,看著空空蕩蕩的教室,失落在一閃念之間劃過,繼而是小時候多次出現的場景——倔強!不能被現實打倒!我仍然癡心不改,苦于再也沒有老師,從此一輛單車在手,天天出入濱州學院的校門,出現在音樂教室的各個角落,作為一名編外的旁聽生,雖然奔波辛苦,但這來之不易的機會的的確確為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這期間,我結識了學院著名的教授—門玉彪老師,他在我的人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現在,我仍然為我當初做出的決定而感到自豪。”
堅持自己夢想的張智玄獲得了成功,他曾榮獲2009年在四川成都舉辦的“全國挑戰命運特殊藝術大賽”并取得了器樂類一等獎。之后多次在山東省市殘疾人比賽中奪得大獎,2011年,畢業后的張智玄選擇去北京闖蕩,過了一段北漂生活,然后加入了北京心靈之聲殘疾人藝術團,并且成為了這個團體的臺柱子,不管是主持還是唱歌拉二胡,張智玄都能勝任。在2011年至2014年的三年間,張智玄跟隨團隊到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地進行演出,并且獲得了很多國際大獎。2014年,在莫斯科舉辦的世界殘疾人音樂大會上,中方只派出兩個人,其中一人便是張智玄。
說起鐘情于二胡的原因,張智玄說,“之所以鐘情于二胡,要從小時候的一段趣事說起。聽父親說,大約一兩歲時,我在電視上偶然看到一段二胡曲《河南小曲》的演奏,那首曲子很有民族的味道,俏皮、活潑的情緒一下就吸引了我,隨即我就搖頭晃腦的模仿拉弦的動作,把家人逗得捧腹大笑!后來上學之后,學了很多樂器,如笛子、嗩吶、架子鼓、電子琴等,當時感覺二胡是最難的,正因為我不服輸的性格,別的同學都覺得不好學,我偏偏要把二胡學好。從一開的不服輸到后來慢慢變得愛上了這個只有兩根琴弦卻無比神奇的樂器。”
“當時只要有人找我,大家的回答肯定是:‘在琴房呢!’基本上在上藝術專業期間,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上課外,其余的時間全都在練琴,甚至會很霸道的從門口抓人,抓進去讓他們聽我有沒有進步,不指出毛病不讓走。長時間的苦練,頸椎出現了問題,稍微一動會“咔咔”作響。”
張智玄表示,參加本次第四屆北京特色周是希望能讓臺灣民眾更多的了解一下我們傳統民族樂器的魅力,希望有更多的人都能喜歡上二胡。他說,“我很喜歡的一首歌《你是我的眼》就是臺灣歌手蕭煌奇演唱的,這首歌使得很多人都關注到了弱勢群體的情感和心理,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大陸也有很多傳遞正能量的藝術家邰麗華、陽光等,作為殘疾人我們想得到的不是同情和可憐而是更多的機會和平臺,促進我們能夠和健全人一樣,生活在陽光下。”
“真正打倒你的并不是本身的殘疾,而是由于殘疾而引發的一些列環境、心理的不積極的效應和心理暗示,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不可估量的潛力,我們都一樣,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用什么樣的方式去經營,就會收獲什么樣的命運。”這是張智玄對兩岸殘疾人的鼓勵和美好期許。(中國臺灣網記者 栗琰)
圖片來源:由張智玄本人提供
[責任編輯: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