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臺灣嚴峻的經濟情勢,馬英九昨日發表講話提出4大努力方向。臺灣《工商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幾大努力方向都是針對民生經濟議題而來,足見如何搞活經濟,讓大家得以安居樂業,的確已成為當局施政的首務。
社論摘編如下:
面對臺灣嚴峻的經濟情勢,馬英九昨日發表講話。在他所提的4大努力方向中,包括“改造產業結構,提高薪資水準”,以及“排除投資障礙,擴大就業機會”,都是針對民生經濟議題而來,足見如何搞活經濟,讓大家得以安居樂業,的確已成為當局施政的首務。
馬英九講的一點都沒錯,當前民眾痛苦指數高漲,最主要就是聚焦于就業謀職不易,以及薪資停滯不前。而他認為要突破薪資水準偏低的困境,就必須重新界定臺灣在國際經貿體系的地位,并據以改造產業結構,讓臺灣的經濟以新的模式成長,也就是走向更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勞工生產力才會增加,薪資水準也才能提高。
談到改造產業結構,走向更高附加價值的產業,方向自然沒錯,但如何改造,談何容易。其實大家也都知道,目前包括DRAM、面板、太陽能與LED等所謂的“四大慘業”,之所以陷入經營困境,主要就是因為這些產業在國際分工體系中,扮演的只是代工的角色,所賺取的也只能是蠅頭小利,真要獲致高附加價值,除了自創品牌之外,依據“微笑曲線”,則加強研發創新與通路行銷,也才有錢途可言,然而自創品牌,非短期可以為功,不過當前臺灣倒是面臨了一個機會點,就是隨著大陸從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市場,而大陸目前又有一股方興未艾的臺灣熱,因此兩岸相關業者攜手合作共創品牌,其實是有相當的機會。從而臺當局所能扮演的角色,就是應該透過兩岸兩會協商管道,提供并協助業者得以更方便的馳騁于大陸市場,做大做強了產業規模,既可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同時隨著自主品牌的高附加價值,自然也有希望走出薪資停滯不前的困境。
在“排除投資障礙,擴大就業機會”的談話中,馬總統除了歸納已在推動中的指標性計劃之外,明確的宣示當局未來要進一步松綁法規,營造更友善、更便捷的投資環境;在兼顧安全和利益的前提下,將大幅放寬外來資金投入臺灣產業的限制。他并特別強調,未來開放是常態,管制是例外。
馬英九的這一席話,無疑為大家所喜聞樂見,不過恰好也顯示當前的“法令”規范,對于促進投資其實是限制重重而又不能與時俱進。而在馬英九做出這樣的公開宣示后,何時可以落實到位,無疑就是對陳沖執行力的最大考驗。如果從過往的經驗來看,“內閣”各部會防弊重于興利的觀念牢不可破,即使有心改革,往往也會被重重的法規自縛手腳。因而明明排除投資障礙是擴大就業機會的不二法門,也是當局應為能為之事,但成效如何卻似乎令人難以樂觀。
期待“法規”松綁,也許存有變數,但馬英九提到另一個可以擴大就業的產業為觀光業,并期待境外旅客可以在2016年,從今年的700萬人次達到1,000萬人次的目標。由于觀光業的產業關聯性大,的確有助于擴大就業機會,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日前來臺也大力鼓吹臺灣應加大對觀光業的投資,以帶動經濟的活絡發展。
發展觀光業固然前景可期,但是包括飯店、游覽車等,不論在量的提升與質的管理上,臺灣其實都還有亟待成長的空間。同時參考地狹人稠的港澳地區竟能吸納偌大的境外觀光客,凸顯觀光業做為服務業,各種軟硬體的完整配套大有值得臺灣業者與主管官署觀摩借鏡之處,也才能獲致最大的效益,既有效紓解就業不易的困境,以及帶動相關產業的欣欣向榮,并讓境外人士因為來臺觀光而喜歡上臺灣這個寶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