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正是贛南姜農種植生姜的時候。記者在江西興國縣九山村采訪時看到,趁著這兩天沒有下大雨,姜農們就頂著太陽,把一塊塊姜種埋在地里,蓋上農家肥,撒上生石灰。他們說,依照這兩年的情況,明年能有個好收成。但是他們高興不起來,因為去年收獲的560多萬斤生姜還有400多萬斤堆在地窖里。
在姜農劉李石家的地窖可以看到,一萬多斤生姜整整齊齊地碼在里面。這些生姜是去年冬天收獲的,一般來說,即使是儲藏在陰冷的地窖里,也只能保存半年多時間。“最多還能再儲存兩個月,時間再長就長芽了,它的營養成分也會減半。”劉李石很發愁,為什么這么優質的生姜就是賣不到好價錢呢?
“本來預計最少能賣到2元錢一斤,沒想到現在價格跌到1.1元錢一斤,按這個價格賣出去,一年就白忙活了。”劉李石說。
劉李石說,前年當地生姜賣到3.8元錢一斤的高價,所以他和妻子放棄到廣東打工,在自己家的3畝地里種生姜,原以為一年下來能賺2萬元錢,可按目前的價位,即使是全部賣出去也只能勉強保本。
興國縣中興九山生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鐘鑫介紹,像劉李石這樣的種姜大戶在九山村有100多家。因為當地的其他農作物只夠自給自足,種植生姜就成為當地村民最主要的經濟來源。
“就是因為前兩年生姜行情太好,導致去年全國大面積種姜,再加上風調雨順,全國姜產量都很高,但是價格一直下跌。”鐘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是姜農自家的土地,不算人力成本,只算買姜種和化肥等花銷,成本也在1.3元左右。
姜農劉李生租用其他村民的五畝土地種姜,加上人工費,每斤生姜投入近2元錢,他怎么也不舍得把自家的姜按1.1元的價格賣出去。劉李生掰開一塊姜給記者看,飽滿的金黃色肉質證明他家1.6萬斤生姜都是上等品。
與一般生姜以做菜為主不同,九山生姜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可以治療胃腹冷痛、虛寒吐瀉、飲食不振、消化不良、風寒感冒、咳嗽頭痛等癥狀,即使用來做菜也有“甜香辛辣九山姜,賽過遠近十八鄉,嫩如冬筍甜似藕,一家炒菜滿村香”之美傳,早在唐代就被列為宮廷貢品。
據鐘鑫介紹,目前,當地姜農依然沿用傳統種植方式,產出的生姜健康無污染,已被認證為“綠色食品”。但由于當地還沒有專業生姜深加工企業對其進行深加工,因而賣出的生姜附加值較低。同時,由于沒有形成固定銷售渠道,也造成九山生姜銷售價格受全國生姜價格波動影響較大。
“我們一直在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九山生姜的藥用和食用價值,希望能夠幫助當地姜農把這400多萬斤生姜運出大山,賣個好價錢。”鐘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