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 />
盡管今年以來中國央行采取降息和降準等一系列舉措,但并未能徹底扭轉有效信貸需求不足的窘境。新增信貸疲軟凸顯經濟下滑趨勢。日前央行公布2012年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數據為5401億元,雖然同比多增485億元,但明顯低于此前市場7000億元的預測中值。與此同時,體現企業生產活躍度的狹義貨幣(M1)同比增速較上月末下降0.1個百分點。市場分析指出,新增人民幣中長期貸款下滑顯示企業與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萎縮未能改善。
新增貸款創10個月新低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人民幣貸款增加5401億元,同比多增485億元,較6月份少增3797億元,低于市場預期,創下2011年10月來的10個月新低。
當前,信貸的結構依舊堪憂。7月新增票據融資1526億元,較上月多增1186億元;新增對公中長期貸款920億元,較上月少增710億元,占比依然較低。交行金研中心指出,這與當月投資、工業增加值增速未見反彈一致,表明穩增長的政策效果尚未明顯體現。
在信貸低迷的同時,直接融資則成為7月份的亮點。數據顯示,7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1.0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5023億元。其中企業債券融資和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分別同比多增2065億元和1948億元,均大幅高于當月新增貸款的同比多增額485億元。
盡管貸款增速放緩、存款大幅下滑,M1和M0也均小幅回落,但M2同比增速卻出現了反彈,達13.9%。分析認為,M2的反彈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低、其他融資渠道同比增加較多導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非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增加3558億元,其中,反映企業產能與投資擴張的長期貸款增920億元,較6月大幅下滑接近700億元。顯示企業在繼續擴大投資等方面仍乏力。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貸款增速放緩,一方面是因為銀行受限于存貸比,當月新增存款為負增長5006億元,銀行“有心無力”;另一方面地方投資已經降至十年來的最低水平,有效信貸需求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企業信貸需求不足
“目前企業信貸不足,銀行很大一部分都是對私貸款,包括小微企業貸款和按揭貸款。其認為,企業的信貸需求很弱,這與PPI、工業增加值數據表現得一致。”光大銀行首席宏觀分析師盛宏清表示。
7月末M1增速再次回落,顯示資金活躍度有所下降。6月份,國內三大貨幣供應量指標增速全線回升,M1與M2的增速差也略有收窄。但7月末,M1和M0的增速雙雙回落,資金定期化勢頭進一步加劇,目前M1與M2的差距再次拉大到9.3個百分點,成為年內次高,表明資金依然處于休眠狀態。
平安證券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石磊指出,企業中長期貸款占比偏低及體現企業活躍度的M1增速回落,均顯示經濟仍在底部徘徊。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如果未來貸存比不進行調整,各類企業債券和資產證券化方式就將成為下半年擴張政策融資的新主力。
由于實體經濟的實際有效需求不足,目前市場面臨“流動性失效”的狀況,即無論M2如何反彈,資金都不會流向實體經濟。其建議應該適當放松貨幣政策,三季度有必要下調1至2次存款準備金率,利率工具可暫緩使用。
匯豐銀行中國區經濟師孫珺瑋認為,鑒于反映長期投資需求的企業中長期貸款仍處于萎縮狀態,中國經濟下行不容忽視。未來三季度應該有兩次下調存準金率的動作,每次幅度在50個基點,同時還應有一次降低基準利率以刺激經濟增長。
寬松政策預期仍增大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均表現疲軟,分析人士普遍預計政府可能出臺新的刺激性措施來提振經濟。
業內人士指出,7月信貸數據表明,企業對經濟前景的預期依然偏悲觀,致中長期投資意愿不強,信貸需求有限。而結合近日公布的宏觀數據,中國經濟依舊處于下行通道中。為防止經濟增速出現超預期的下滑,需要更多寬松性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給予經濟以支撐力。
高盛中國宏觀經濟學家宋宇認為,鑒于目前經濟處于通縮邊緣且外需在短期內難以顯著改善,預計今后幾個月決策層會保持寬松立場。但鑒于種種政策限制,2008年底和2009年初的大規模刺激政策不太可能重現,而且即使是像2010年下半年的較大的放松政策也未必會出現。他表示,預計政策將維持5月份以來的放松力度,這應會推動經濟增長重回到趨勢線水平附近。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預計,政策將進一步向“穩增長”傾斜,維持一定的放松力度。他認為,以政府為主導的基礎設施投資仍將在三季度維持較高增速。
分析人士指出,“未來在一系列刺激政策作用下,經濟增速有望企穩并溫和反彈。盡管7月份物價漲幅繼續回落,但預計四季度物價漲幅可能反彈,中長期通脹壓力猶存。貨幣政策將維持穩健基調,操作上朝著合理增加流動性并促使市場利率下降的方向繼續微調。為應對外匯占款增量下降的影響、緩解流動性緊張,同時也為配合銀行信貸投放,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預計年內準備金率還將適時適度下調1至3次。” (記者 郭釔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