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2日電 (黃瑞)中國大部分農產品從農戶到消費者,要經歷多次批發零售,而超市從農產品基地直接采購,則能省去中間環節的流通成本。中國商務部有關負責人2日表示,中國鼓勵更多企業參與農超對接,未來五年農產品直產直銷占比有望翻倍。
作為農產品的生產流通大國,中國的大部分農產品從農戶到消費者,要經歷產地批發市場、銷地批發市場、銷地農貿市場等環節。據商務部提供資料顯示,農產品每一個流通環節都至少加價5%-10%。
“農超對接能夠縮短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司長常曉村在媒體吹風會上表示,商務部未來將擴大農超對接實施范圍,目標是在“十二五”期間,農產品經超市銷售占中國農產品流通總量的比例能夠翻一番。當前中國農超對接的占比約20%。而美國農產品直產直銷的占比達80%。
據知,2009年中央安排4億元資金,在17省開展“農超對接”試點。常曉村總結稱,試點效果不錯,試點企業直采農產品金額211億元;今年中央安排6.8億元,在31個市縣繼續推進“農超對接”,試點項目已全面展開。
常曉村稱,目前,北京市一些知名連鎖超市有將近一半的果蔬來自“農貿對接”,銷售價格比農貿市場低15%至30%不等。
常曉村表示,超市進場費比較高是農超對接遇到的困難之一。另外,農民及和合作社無法開具增值稅發票、全國沒有統一的農產品收購發票等,皆增加了連鎖超市的稅收負擔,影響雙方開展農產品經營的積極性。
針對當前中國農產品流通存在的問題,常曉村指出,由于訂單農業比重低、產銷不銜接,農產品“買難”、“賣難”的現象頻頻發生,導致價格波動大。
此外,中國農產品流通環節還面臨損耗大、流通設施薄弱等問題。常曉村說,中國的果蔬產后腐損率達到25%左右,而發達國家這一數字為5%一下。作為保存農產品的冷鏈物流設施,中國果蔬、肉類、水產冷藏運輸率分別為15%、30%和40%,而一些發達國家冷鏈流通率達80%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