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2年全球經濟形勢,展望2013年世界經濟焦點。近期全球主要投資銀行和相關機構的高管和經濟學家接受了新華社的書面專訪。在專訪中,多數專家仍認為歐債問題是世界經濟主要風險,而對于美國乃至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則給出不同看法。
歐債危機風險何解?
——標普全球首席經濟學家保羅·希爾德
世界經濟未來面臨的最主要風險可能還是來自歐元區。雖然決策者努力暫時控制住危機,但他們也表示仍處在解決問題的早期。如果決策者未能實現承諾,或者市場和經濟力量壓倒政治意愿和能力,則促使歐元區分裂的壓力可能再度升級。不過,未來兩年全球經濟再次發生類似2008至2009年那樣大危機的可能性很低,因為金融危機前累積的經濟和金融體系失衡已得到大幅糾正,資產負債表也進行了重大調整,金融系統監管者變得更加警惕。
——高盛首席歐洲經濟學家裴修
歐元區內宏觀經濟失衡明顯,潛伏隱患。糾正失衡的核心,在于歐元區周邊國重拾相對德國的競爭力。在歐洲貨幣聯盟內,名義匯率已不再是實現上述再平衡的有效機制。因此需進行“內部貶值”,即實施通貨緊縮措施來壓低國內勞動力成本。
不過,單靠“內部貶值”意味著對工資和成本作出大調整。對于較小和較脆弱的周邊國(希臘和葡萄牙),甚至是較大和較富的西班牙和法國等成員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困難重重。因此必須同時推進結構調整。這方面的改革有一些共同要點,即將資源從面向國內的行業轉移至出口導向型行業;同時提高市場靈活性,以減少與上述結構調整相關的成本。但具體措施需因國家而異,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入改革的魄力。目前看,這方面的進展各國參差不齊。
——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講座教授阿爾貝托·阿萊西納
明年歐洲仍將是熱點,尤其是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和希臘這些國家。希臘明年不會退出歐元區。但圍繞建立怎樣的機制更有利于歐元區穩定發展的討論仍將持續。歐洲不同國家問題各異,同時歐洲整體層面的問題也需加以解決。歐洲人應認識到,一個貨幣聯盟如果沒有更為嚴格的財政協議,或者某種形式的財政聯盟、銀行業聯盟,是難以維持的。歐洲遇到困境的國家主要分布在南歐,它們需要改善國內的財政狀況,通過勞動力市場和商品市場的結構性改革,提高生產力。
——美國哈佛大學經濟系講座教授阿爾貝托·阿萊西納
危機谷底時期,量化寬松政策是有用的,但現在的問題不是貨幣政策所能解決的,需要通過財稅改革、結構性改革來化解危機。走出債務危機需要通過實行謹慎的“政策組合拳”,控制支出、實現較大幅度的經濟增長,一些國家二三十年前制定的社會福利計劃是不可持續的,為此需要作出調整,但這將是一個逐漸、長期的過程。
——花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
全球主要經濟體決策者均面臨短痛與長痛的選擇,量化寬松很可能將短痛拖延為長痛,是當今格局下的一個次優選擇,但非最優選擇。受全球經濟放慢和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影響,投資者風險偏好較弱,避險情緒助推債市。2012年債市優于股市的表現將在明年逐步消失,兩者均會隨泛濫的流動性起伏。美元將會受美聯儲量化寬松影響而走軟。
——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
從短期內看,量化寬松措施在降低金融市場風險方面發揮了作用,但刺激經濟增長的效應卻在遞減,并且從中長期看會產生多種副作用,包括對新興市場產生的熱錢流入等外溢效應;會產生道德風險,導致金融業改革動力下降;此外,長期低息環境可能導致金融業更偏好高風險業務。(記者謝鵬 金旼旼 蔣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