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總裁郭本恒抱怨密集抽檢的聲音中,短短幾個月時間里,自詡為中國奶業高端品牌的光明乳業,其質量問題仍不斷出現,輿論對于其生產能力和監管水平的擔憂繼續發酵。年薪超過152萬的公司總裁郭本恒,此前還炮轟國內生奶標準世界最差,曾引發一場業內大辯論。而近期又有多地曝出光明乳業的質量事件,郭本恒或要為自己的言論付出代價。
中國經濟網試圖聯系光明乳業相關負責人時,對方表示公司的態度和解決辦法都公布在公司網站上,對于公司近期是否“屏蔽”媒體的提問,對方則沒有回答。
上海“失火”硝煙未散 武昌揚州又遭投訴
9月初,上海多個區的光明乳業訂戶發現,收到的220毫升裝的光明小口瓶鮮牛奶味道怪異,疑為變質。光明乳業曾在當天發表聲明稱,目前接到投訴952人次。經初步分析,牛奶變質的原因是:該批次產品在配送前進行移庫的過程中,因車輛溫度沒達到標準導致其中部分產品發生酸敗。
針對光明牛奶曝出的酸敗事件,上海質監局已責令光明公司全面開展質量安全整頓,保障乳制品安全。但“酸敗門”事件尚未過去多久,又有多地曝光質量事件。
9月13日,揚州博友“@劉柯艾”在微博上傳了一段對話視頻,對話視頻內容是光明牛奶揚州代理商客服回應光明酸奶質量問題。在今年6月,劉先生在超市購買了四瓶光明酸奶,回家后發現有“漲袋”現象,家人在飲用了酸奶后出現腹瀉等不良反應。該客服人員認為,此次事故并不能認定是光明牛奶的質量問題,并且已經對其進行了150元左右的賠償。
而在武昌也有同樣的事情發生。武昌的周女士稱購買的光明優倍鮮奶,回家喝了一口發現是膏狀的,“鮮奶應該是液態的。我去討說法,廠家的業務員說鮮奶在‘保質期內變質’了”。周女士對這一說法不滿意,遂向工商部門投訴。有業內人士稱,“保質期內變質”只是一種說法,并不能改變顧客買到變質奶的事實,廠家和商家必須給周女士一個合理的補償。
郭本恒炮轟監管抽查 難掩企業管理之失
在上海的“酸敗門”事件發生前不久,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恒曾抱怨,2011年國家抽查光明乳業4553次,“折算下來是抽查了幾十萬個指標,沒有一個指標不合格。今年上半年已經抽查了2600多次,這么抽(查)會抽死人啊!”。
在這“抱怨聲”過后,光明乳業的產品再次曝出質量問題,從“奶粉致癌門”到“乳品細菌超標”,再到“清洗液體被混入光明優倍奶”,光明乳業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公眾,讓郭本恒的“沒有一個指標不合格”之聲成為了空談。
面對公司奶制品暴露的諸多問題,光明乳業做著反復地道歉,但上千次的抽查,依舊難以讓消費者放心。有評論人士表示,即便是“抽死人”的抽查力度仍無法杜絕質量隱患,中國乳制品企業的安全進程依然任重道遠。也有食品行業研究員認為,一家企業如此密集出現質量問題,其在管理上存在較大改善空間。
就在光明乳業管理頻頻出現漏洞的同時,其擴張步伐依舊沒有減速。在產能擴大背后,如何實施有效全面的管理,將是光明乳業管理人員要做好的課題。
炮轟監管早有先例 郭本恒曾稱國內生奶標準世界最差
光明乳業的總裁郭本恒并不是第一次針對乳業監管發表言論,2011年7月,郭本恒在參加某論壇中,曾公開表示,“我國的奶業產品標準事實上在世界上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國內的生奶標準,幾乎是全世界最差。”
但在此番“炮轟”乳業標準時,光明乳業隨后立即在官方網站發布聲明稱,“公司總裁郭本恒在上海舉辦的中國經營論壇發言時,客觀地講述了目前中國乳業加工水準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談及現行生鮮乳標準符合中國國情,也還需瞄準國際先進水平。相關言論隨后被一些媒體夸大報道,稱"炮轟"行業標準。此言本意為呼吁行業加強自身奶源建設,全面樹立國際水準,為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的乳品。”
做為企業代表,郭本恒響應廣州奶協理事長王丁棉的“中國生奶標準全球最差”論,但隨后公司就發聲明,徹底推翻了郭本恒的觀點,這樣出爾反爾,目的是什么?
乳業標準的派別之爭歸根結底是利益之爭,但消費者的利益應該最優先得到尊重和保障。不管是什么樣的標準,如果產品讓消費者不放心、不認同,光明乳業的發展前景都難言樂觀。 (記者 關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