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車日聚焦自行車產業:自行車市場銷量飆七成;住建部提出提高步行和自行車的分擔率,到2015 年一千萬人口的城市分擔率要達到45%,自行車行業或迎10年高速發展期
剛剛過去的第6個中國城市無車日,讓外界再度聚焦自行車產業。羊城晚報記者連日來調查發現,限牌政策實施、油價高企、停車困難等因素,在消耗眾多汽車車主和準車主消費欲望的同時,也催熱了自行車銷售行業。廣州自行車市場銷量正呈大幅上升趨勢,部分車行的銷量比去年同期上升近七成。而住建部提出要提高步行和自行車的分擔率, 到2015年一千萬人口的城市分擔率要達到45%,也對行業形成特大利好。
銷量同比增七成
羊城晚報記者昨日在新港西路一自行車專賣店看到,雖然天色已暗,但該店仍在營業,據該店工作人員介紹,店里的自行車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70%右。
而洛溪新城附近的一家店的工作人員也表示:“自行車銷量明顯增加,每天都能賣出15輛左右, 很多有車族已經騎車上下班了。”值得一提的是,在記者隨機采訪的57位市民中,有近四成有車族改為騎自行車或選擇自行車接駁地鐵的方式上班。
車小姐曾自稱“戀車”族,無論遠近都會開車出行,但在油價漲、停車難等因素的影響下,她決定買一輛電動車。“騎自行車接駁地鐵上下班,從家到單位只需要40分鐘左右。”車小姐稱,以后每月不僅可以省去1300元左右的油費, 還可以省去停車費,還能鍛煉身體,可謂一箭多雕。
“其實,自行車的復興已有好幾年,并以超過100%的速度在增長。”廣州自行車俱樂部發起人陶玉鋼說。廣州自行車俱樂部網站后臺注冊量數據顯示,2006年成立之初只有幾千人,第二年人數過萬,第三年達到2萬多,現在已有6萬人規模。
“近幾年,基于交通擁擠、油價上漲等原因,這幾年自行車呈現回歸趨勢。”廣東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秘書長馬助森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今年1-7月,全行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585.6億元,同比增長17.1%,實現工業銷售產值579.6億元,同比增長15.7%。
行業或迎10年高速發展
“最近,住建部提出要提高步行和自行車的分擔率, 到2015 年一千萬人口的城市分擔率要達到45%,這對于自行車行業來說是個利好消息。” 拜客廣州發起人陳嘉俊告訴記者。
陶玉鋼表示認同, “現在許多人都在‘玩’自行車,歐美也是從這一階段走過來的,最后自行車必然會在這種潮流下重新回歸人們的生活。2010年-2020年是自行車行業10年高速發展期。”陶玉鋼說。
行業格局:中高端市場“洋貨”占八成 國產老牌難擺脫低端形象
隨著鳳凰、永久等國產老牌自行車的沒落, 外資品牌開始搶灘中國市場。“目前,市場上中80%左右的中高檔自行車屬外資品牌,其中3000-8000元自行車賣的最好。” 馬助森告訴記者。
盡管高端市場被“洋貨”占據,但在其他市場的銷量及占有量, 像捷安特、美利達這些外資品牌卻無法與本土自行車相比,“中國還有很多小自行車廠生產雜牌自行車, 它們滿足了對自行車的硬性需求, 但是缺乏核心技術,只能停留在低端市場。”陶玉鋼稱。
目前,鳳凰、永久、五羊等國產老牌亦開始轉型。不過,陶玉鋼指出,“這些老品牌太深入人心, 要改變消費者心目中的低端形象, 還需要時間和更多的努力。”(記者 張愛麗 黃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