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央行通過逆回購向市場輸入流動性,本月到期的逆回購規模高達6500億元,這將使得本月資金缺口較大。此外,四季度季節性貸款規模變緊因素,在整個市場資金面較緊背景下,近期有報道稱北京等地銀行紛紛開始上調個人消費貸款利率。
據記者了解,大部分銀行除住房貸款外的個人消費貸款,在貸款利率浮動上限放開以來,都較基準利率有所上浮,因此,這并不是一個新現象;而且,各銀行的此上浮區間長期都較為穩定。
但是,銀行業人士表示,當下貸款規模確實呈趨緊態勢,未來不排除個人貸款利率繼續上浮的可能。
年底信貸額度吃緊
近日有報道稱,個人消費類貸款利率普遍上浮,包括車貸、房屋裝修貸款,工行、農行、中行、建行等國有銀行利率普遍上浮10%至15%,股份制銀行則大多上浮20%到30%。甚至有傳,首套房貸優惠也可能要取消。至于個人經營類貸款利率上浮將達30%-40%,而個人信用消費貸款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最高的達到50%。
某銀行業務經理對記者表示,一直以來上浮幅度就是這樣,并沒有額外新增加幅度范圍。一般來說,貸五年的話,上浮比例可能做到25%,如果資質更好的話,還可以低一些。
相對于房貸來看,消費類貸款國家沒有太多約束,所以銀行為了追求更大利潤都會采取利率上浮,同時根據客戶自身資質情況的不同,會給予不同的利率,其靈活性比房貸要高很多,同時,由于貸款利率要較房貸更高,能增加銀行利息收入,因此,很多銀行在貸款額度緊張的時候也更傾向于發放此類貸款。
實際上,由于國家對購房尤其是首次購房者的扶持,個人住房貸款的利率和其他貸款相比,一直處于低位運行,以首套房貸款為例,目前主流銀行都會給與購房者八五折的優惠,對于銀行來說的利潤已經很低了,房貸更偏重于政策性貸款,而在目前利率市場化日益加深的情況下,許多簡單依靠存貸利差來維持高利潤的銀行利潤出現大幅下滑。
業內人士認為,為了保證收益,目前很多銀行都開始積極拓展貸款利率更高,更有利可圖的消費類貸款,尤其是無抵押的信用貸款,隨著年底各家銀行信貸額度開始吃緊,以無抵押信用貸款為代表的個人消費類貸款將成為銀行大力推廣的主要業務。
貸款利率或將上浮
自央行擴大利率浮動范圍之后,人民幣利率市場化實際上已經啟動。按照市場規律,優質貸款風險小銀行利率也低,銀行以“跑量”來贏得業績;低質貸款風險高銀行利率也高,銀行以高利率來保證自己的利潤率。當前中國個人消費貸款,雖然由于銀行本身對個人貸款的風險審批機制存在漏洞,以及在經濟增速放緩情況下,個人貸款的抵押物與第一還款來源時有問題發生,而令個人消費貸款不良資產率有所上升,但是從整體上來看,個人消費貸款的質量還是遠遠高于處于同樣環境下的企業(不管是國企還是民企)貸款質量。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第三季度末的到來,沖存貸比時點已成為當前部分銀行的主要工作,尤其“吸儲”能力較弱的銀行收縮貸款則成為必然。
對此,有專家認為,貸款往往是出現這樣一個狀況,到年底的時候,全年的貸款任務前期如果是比較多的話,到年底考核以后存貸比的考核,各種考核可能就使得銀行它必須收緊貸款,這是一個方面。當然還有一方面的因素,在利率市場化情況下,我們知道銀行存款原來是實行官方利率,現在存款利率也能上浮了,這樣的結果就使得如果貸款利率不上浮,可能這個利差就縮小。所以在這種背景下,也就存在一個追求自身盈利的問題。
據悉,現在銀行每個月都要對“存貸比”有一個動態的考核。銀行在在風險管理方面是每一個月都要對存貸比有一個指標的,比如說每個銀行每個月有風險管理月報,對自己的存貸比都要有動態考核。
不過貸款規模變緊已成事實。銀行負責個人貸款人士分析認為,隨著第四季度貸款規模季節性趨緊,不排除未來貸款結構調整或者利率繼續上浮的可能。
記者 郭釔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