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峽論壇)兩岸同此心 構筑無障“愛”
中新社廈門6月16日電 (記者 王祖敏)第十一屆海峽論壇·2019兩岸殘障人士交流嘉年華16日進行兩岸無障礙環境建設的研討與交流。這是兩岸殘障人士交流嘉年華活動在連續舉辦五屆后,首次設立無障礙環境建設分論壇。
來自兩岸的代表同話無障“愛”。
深圳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教育就業部部長何義林稱,無障礙是現代化城市的重要特質,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和“溫度”的重要指標。他以深圳無障礙建設探索實踐為例,談到公共政策視覺下的城市無障礙建設。
他認為,無障礙環境建設要用通用設計理念做新的詮釋。他引用世界銀行和世衛組織2011年出版的《世界殘障報告》的數據稱,人一生中平均約11%左右的時間處于“殘障”狀態。除了殘障者外,老人、孩子、孕婦、行李攜帶者、短暫傷痛者等都需要無障礙。因此,無障礙是全社會的共同福利,推動無障礙建設也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同時,無障礙建設要有系統解決方案,需要從政策制度、標準規范、環境改造、文化培育、督導檢查等全方位推進;要擯棄“高成本觀念”,認識到無障礙通用設計將會給這個城市和個人帶來的無可估量的無形收益(社會效益);要創新社會力量參與機制。
臺灣聲暉聯合會組長、性別研究碩士江以文則以《用心可以跨越障礙的鴻溝》為題,介紹了臺灣無障礙環境建設的現狀。她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無障礙環境建設正在經歷三大轉變:從殘障人士專用到面向大眾通用,從提供日常剛需到滿足旅游等更高層次的需求,從行動無障礙到信息共享。
江以文稱,要實現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完美“轉身”,需要具備幾個條件:專業+用心;硬件+軟件;規范+友善+落實。這其中,有愛和用心是關鍵。
來自河南、山東和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的代表,則分別從建檔立卡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創建無障礙環境示范村和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的無障礙設計進行了介紹。
中國殘聯維權部副主任周建稱,無障礙,是殘疾人士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發展成果的基礎和前提。舉辦無障礙環境建設分論壇,共同搭建兩岸無障礙合作交流平臺,既可展示成果、交流經驗,又可集中民智凝聚民心,使兩岸殘疾人士得以充分融合發展。
他說,臺灣方面在無障礙理念、設計標準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尤其是殘疾人組織在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方面所做的貢獻令人贊賞。他希望通過此次論壇,能吸引各方人士更加關注無障礙、獻策無障礙、踐行無障礙,化“障礙”為大愛,共同推動兩岸無障礙事業的發展。(完)